郭立祯先生将他编著的晋剧中路梆子音乐以丛书形式结集出版,邀我作序。我有点儿诚惶诚恐。对晋剧音乐,我是个门外汉。尽管小时候一度有过喜欢晋剧的经历,说得出晋剧“五大行”“十五小行”,知道晋剧音乐的七板式和诸花腔,甚至还操弄起二胡,坐在自家院子一角,煞有介事地拉过“南瓜蔓”、“小开门”之类。但长大后,自知天分不够,移情别恋,又误恋文学,终究没有进入晋剧音乐的殿堂。现要为一本晋剧音乐的专著作序,说诚惶诚恐,绝非是客套话。无奈立祯执意于我,只得勉力而为了。
我与立祯是老乡、同事。他是祁县建安村人,村庄座落在汾河东。我是文水贯家堡人,村子座落在汾河西。一依带水,隔河相望,相距也就十来里路。连说话都操着一个腔调,是那种祁县不祁县、文水非文水的两圪交话。浓浓乡音乡土,把我们拉得很近。后来,又都在一个字号叫作“汾西”的企业集团谋得饭碗。更兼我俩的内人是同学,少年情谊,自然不薄,使我俩的关系更进了一层。与立祯关系如此,但与他坐在一搭喝酒吃饭、闲扯西游,却似乎没有过。这倒是应了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老话。这“淡”,不是远,不是寡,不是隔,而是一种相知,一种相敬,一种相赏。这样的“淡”,也是心性使然,敬业心使然。试想,一位痴迷于晋剧艺术、有志于晋剧音乐研究的人,哪舍得将功夫耗费在无谓的醉饮闲扯上!学问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晋剧中路梆子起源于清咸丰年间。咸丰初年,蒲州梆子北上,迎合了山西中路正在崛起的富商大贾们的娱乐需求,引起一时轰动。但不久,这种热捧便冷却了下来。于是,富户商贾们便邀请赋闲文人、戏曲票友、秧歌皮影艺人等,组成研讨班子,开始创立中路人自己的剧种。到咸丰中期,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的基础上,吸纳中路的秧歌民歌、土戏小曲的音乐和表演风格,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这个新生的剧种,既继承和保留了蒲梆戏粗犷激越的风格,又创新出圆润工细的特色,很快风行中路。到同治、光绪年,中路梆子业已呈蔚为大观之势,并独占中路舞台。之后,又将传播圈子逐渐扩大内蒙古、河北西部北部、北京等地。在二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晋剧苑地,名家辈出,名剧纷呈;晋剧也以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念白乡韵浓郁、吐字清晰,戏文具有深厚的中路乡土气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追捧。可以说,晋剧已经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硕果盈枝的大树。就是在这块晋剧润泽的厚土沃原上,郭立祯辛勤耕耘,终成这本堪称大作的晋剧音乐专著。
这部著作,洋洋上百万言,总冠名为《晋剧中路梆子音乐丛书》,囊括了晋剧中路梆子唱腔概论、唱腔组织结构、唱腔组织形式、晋剧曲牌、晋剧锣鼓谱、舞台与伴奏、戏曲基础理论、中路梆子伴奏基础理论等几乎晋剧音乐的所有领域,堪称是晋剧音乐的集成之作。立祯提纲挈领,将它分为三个分册,即《晋剧中路梆子音乐》(六编)、《戏曲基础理论》、《中路梆子基础理论》,使之更便于查阅。这部论著,立论有基,出谱有据,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称得上是一本功夫之作。成就这部煌煌大作的郭立祯,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晋剧票友!这不能不说是一桩奇迹。在梨园界,玩票是人们送给那些痴迷戏曲艺术,却又不为稻粱谋者的赞誉。这是一种雅玩,雅好。票友则是一种雅号,一种美称,甚至是一种尊荣。郭立祯是玩儿琴师的票友。他拉得一手好琴。这琴,中路梆子俗称“胡呼”,又称“葫芦子”,是晋剧的领奏乐器,用于演奏晋剧板腔的主旋律,是“文场”的灵魂。立祯从小就喜欢晋剧音乐。后来,这种喜欢又顺理成章地升华为一种事业追求,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梳辫、研究晋剧艺术文献、唱腔音乐资料。他从岗位退下后,受聘于一所艺校,教授晋剧音乐课。正是这个经历,让他萌生了编著一部关于晋剧音乐的书,将晋剧艺术家们二百年的艺术实践保全下来,传承下去。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地激动着他。他终于动笔了。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焚膏继晷,朝乾夕惕,圆木警枕,坐以待旦,倾耳注目,口不绝吟,手不弃笔……我把能想到形容伏案劳作的成语都用上了,但我仍觉得不够。一个业余爱好者,一个票友,要作学问,要写专著,且这学问又是如此庞大,谈何容易!十年磨剑,终结硕果。2006年秋,他近25万言的《晋剧中路梆子唱腔概论》出炉。该书亦即《晋剧中路梆子音乐》(六编)中的第一编,以山西省内部图书准印字号刊行。我有幸得他赠书。展而观之,知这是一本集史料性、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晋剧音乐专业著述,填补了晋剧中路梆子音乐教学的空白。立祯并没有在小成上止步,他的愿望是搞一部更为系统的晋剧音乐谱系,使之具有相当的理论性、系统性、鉴赏性和实用性、他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案头工作。没有现成的资料,他就找来前辈艺术家们的唱段,自己录谱。想想吧,这百万言的大著中,立祯倾注了多大的心血!说这是沤心沥血之作,只怕一点都不为过!如果见识过这部大作,我们再说立祯是一位票友,显然是不够的;以他在晋剧中路梆子音乐理论上取得的成就,说他是一位晋剧音乐家恐一点也不为过。恕我孤陋寡闻,山西专业晋剧戏曲工作者海了去了,但有郭立祯这般建树的人实在是廖若晨星。郭立祯取得的成就印证了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
我翻过一个资料,晋剧中路梆子在发韧之初,戏班人员中,文武场多为中路籍人氏,登台演员大多从蒲籍高薪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戏谚。“镏子”借代乐师,“丸子”谐指演员。二百年后,晋剧中路梆子中心地带的祁县又出了一个票友“镏子”郭立祯,一个“镏子”的集大成者,一个晋剧音乐的大贡献者!这是天意,还是地气?
立祯还是一位称职的群众文化骨干。他供职的汾西矿业集团,是省内外闻名的大企业集团。该集团组建有戏剧曲艺协会和业余晋剧艺术团。立祯是该集团戏剧曲艺协会副会长。该戏剧曲艺协会以“娱乐群众,服务矿区”为宗旨,坚持周周有活动,季季下基层,把优美的晋剧艺术奉献给矿区群众,广受好评和赞誉。在这些群众性的活动中,立祯不自居,不摆谱,不保守,悉心教人,悉心配器,悉心演奏,甘当戏曲舞台上的配角,是戏曲协会和业余剧团众口皆碑的好老师。
立祯大作就要付梓出版了,这是晋剧事业的幸事,是文化传承的幸事。借此机会,谨向立祯表示由衷地祝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