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深圳纪念改革开放30年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的再一次唱响,为其伴奏的两件山西乐器———晋胡和二股弦走进人们的视线,也成功打开了山西独有剧种———晋剧走向通俗化的大门。昨日,《山西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两位为谭晶伴奏的乐师: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晋胡老师李保青和山西省晋剧院二股弦乐师尤建明。
《远情》的代表性
二位与谭晶的合作始于2005年的《乔家大院》。当时《远情》的编曲者赵季平为了在乐曲中更典型地体现出山西特色,便将晋剧中的元素融入到了歌曲当中。李保青说:“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山西人一听就是自己的音乐,让非山西人知道这就是山西的音乐,让不懂的人懂得啥才是山西的音乐。”
其实,早在2004年,赵季平就曾结合晋剧特色搞过一台反映山西民族文化的《华夏之根》交响乐,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反响,然而比起《远情》来,《华夏之根》的知名度、影响度和传播度还是有差距的。
晋商创出晋剧
有着浓郁晋商情结的《远情》,创作之初,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融入晋剧元素。为什么提到晋商就想到晋剧?这就不得不从晋剧的发展史说起了。李保青说:“现在说的晋剧其实在以前叫中路梆子,它和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统称起来才能称作是晋剧,不过后来慢慢就被人叫成晋剧了。”
这之前的晋中是没有任何戏曲种类的,可这里的乡绅富贾却不少。这些富商们想搞点儿娱乐活动的时候,就只能从临汾那边请戏班子过来唱,时间长了,就琢磨着自己创个剧种,还得是代表晋中风格的那种,之后,票友们结合蒲州梆子和祁县、太谷秧歌的特点创出了现在的中路梆子,也就是现在的晋剧。
晋剧如何通俗化
一般来说,每一种戏剧的发展都有各自的一套传统路数,老戏迷们好的就是这一口,您要是给他换个花样、变个调调啥的,他还真不习惯。可是,再好的东西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也是不利于发展传承的。
李、尤二位老师自从跟着谭晶演出《远情》以来,接触了许多交响乐团,像爱乐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等,每一次合作都让两位获益匪浅。于是他们就想着给晋剧搞改革,首先从曲调上下手:“我现在就尝试着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曲调来拉曲牌,学生们还都挺喜欢,毕竟他们是年轻人,喜欢一些加以变化的东西。”李保青如是说。
晋剧通俗化已然上路
相比豫剧、越剧、评剧等剧种传唱度比较高的戏曲段子而言,晋剧的知名度并不高,不懂山西戏曲的人基本上想不起来晋剧的代表作怎么唱。
不过,晋剧的行家们如今也在致力于晋剧通俗化的改造工程:11月26日,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剧团排演的戏剧《连亲百万家》就打破了晋剧的传统唱法,在其中加入了一段周杰伦式的RAP,受到广泛好评。
这次在深圳,融入了晋剧元素的《远情》不仅让观众听到了原汁原味儿的山西调调,更让人们认识了山西传统乐器长得是个啥样样。“我们演出完吃饭的时候,好多人都会过来看看我们用的乐器是什么样子的,与山西乐器现场零距离的接触也能让他们对晋剧有一定的了解。”李保青的话语里透着股子欣慰。(王新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