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永年回忆的《晋剧百年史话》中,史料可录的是祁县财主岳彩光,在嘉庆年间也就是1798年左右,从陕西买回一批娃娃,请来蒲州名伶鱼儿红张世喜传授戏剧。办起晋中的“云生班”。近日我在公园正好也碰到这位岳财主的后人,据说家里人十分喜欢戏曲,小时候一个人在家里偷偷的扭秧歌学唱,想学戏,家里人不同意没有学成。可见当时晋中富户人家对戏曲秧歌是多么喜爱。而真正对中路音乐改革的莫过于祁县渠家和太谷曹家。渠家金财主和旺财主十分喜欢戏曲,到南路蒲州邀请艺人来中路承班教戏。中路梆子是在祁县聚梨园由彭根、宋兴等老艺人和当地票友,在不断的创作和改革中形成具有晋中特色风格。岳财主家后人说,在晋中富裕人家,皮影戏和祁太秧歌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到后来的李万叶、程贻功、狗蛮师傅、甲成等前辈丰富了曲牌和板式,首先改手提锣为大马锣,音域宽了,音色清亮;加工了大壳子胡胡,曲调柔美缓和,沉稳了许多。原来上路调文武场不太分别,改成文东武西的场面,相互照应,更显合理。上路调的伴奏是在唱的人,唱完以后胡胡要进行学唱托腔,他们认为胡胡有卖弄之嫌,减少这种过门. 

光绪三年(1877),曾国荃来山西上任。那一年,正是华北、华东、西北九省发生罕见灾荒之年(时称“丁丑奇荒”)的第二年。庆梨园清光绪三年(1877),晋境大饥,各梨园班社无力维持,相继封箱。省督曾国荃集主要名伶于省会排演《岳飞传》,以艺代赈,荒年过后解散,令艺人自谋生路。玉印黑不忍同行流失,找到曾为金财主承办过聚梨园的王联庆相谋,于清光绪六年(1880)在祁县东大街太清观内组班,定名庆梨园。表现了艺人在困难时期相濡以沫,互勉互助的精神品德。该班虽自称“破锣班”,财力不足,设施简陋,但因演员阵容强大,团结齐心,演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剧目。有民谚说:“庆梨园亮戏祁县城,三本六回唱了个红,八百黑开场《明公断》,大碗肉紧跟《下河东》,元儿红一怒《斩黄袍》,一盏灯上了《百花亭》,一股风《断桥》唱得好,金镶翠唱的是《血手印》,雁子红露脸《满床笏》,四川马大战《泗州城》,《沙陀国》《教子》去《送灯》,文武场面齐扶承,别看人穷班子硬,全班人马一条心”。庆梨园坚持办了四五年,度过了困难时期,于光绪十年(1884)解散。

具有代表性的有祁县云生班,清嘉庆三年(1798年)成立,是晋中一带较早的戏剧科班之一。承班者张庄岳彩光。本人酷爱戏剧,其家建有戏台,其家戏台所悬之匾曰“秦妙更晋’可资佐证。云生班以科班的严格训练方法,培育出一批初具晋剧雏形的艺人,先后出名的有十二红、蔓菁红、斜眼黑、夜壶丑等。

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祁县三庆班,于咸丰末年(1860年)成立,由祁县县城渠氏苏兴财主出资承班,科班性质,培养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音乐人才,并在唱腔伴奏方面形成了程式,为晋剧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二、晋剧的发展

到了同治初年,晋剧已初具规模,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受到了富商财主们的青睐。以祁县城金财主为代表的太谷、榆次、平遥、孝义、介休等地的财主们,出资承班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祁县金财主渠源淦出资承班的上、下聚梨园,成立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是中路梆子历史上第一个“字号班”。为了提高技艺和演出水平,金财主采纳众人的建议,把聚梨园分为上下两班。上班重在研究改革与演出,演员流派纷呈,各具特色,或以唱工见长,或以做工称绝。下班以培养童伶学艺为主,带有戏剧科班性质。聚梨园在音乐场面上作了突破性革新,由原来的文武场面不分大胆首创文武场面分设,文左武右,并按音域、轻重、主次作了定位安排,使之与演员更能协调配合,对晋剧的定型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聚梨园上演的剧目很多,《回荆州》、《打金枝》、《忠报国》、《卖华山》、《铁冠图》、《调寇》、《太君辞朝》等,都是聚梨园的拿手好戏,久演不衰。

试问:

一 1798年岳财主请的张世喜来承戏,而十二红是张世喜过门弟子。这时张世喜有多大?

二 1877--1880年曾国荃在山西组织艺人演戏,主要人物还是张世喜。请问这时张世喜多大?

三张世喜有个出名的弟子郭宝臣,曾随便其在祁县学戏,名冠京华。这时他又是什么角色,为何中路梆子中没有提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