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选送到北京来的演出,我是很挑剔的,因为作为山西人,会更关注那块土地,更希望那里来的艺术经得起推敲。挑剔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
6月到9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一共14场,其中山西的一场,叫“山西民间器乐”。看过这场演出,不禁赞叹称好。好在哪里?
干净!
首先,音乐是干净的。山西选取了纯正而地道的乡土音乐,这些音乐是乡村闹红火的时候,乡民们释放情感、宣泄人生百味的重要手段。高亢、激越、奔放、欢腾的音乐背后,表达出来的是山西农民丰富、厚重的人生。
在山西民间,闹红火没有专业和非专业之说,只有闹得好和闹得不好之说。这是山西民间器乐的“原生态”。将这样的一种器乐文化呈现到舞台上,取舍和选择显得尤其重要。这场演出没有找专业的团体,舞台上发挥、表现出来的不是技术,而是对音乐的认识。这些来自民间的表演团体更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生命的温度和热情。
干净的音乐并不是单一的。这里有借助锣鼓宣泄的广场音乐,有借助吹管叙事的戏曲音乐,有借助丝竹烘托的小戏音乐,有借助简单法器营造恬淡生活意境的佛教音乐。但是,每种音乐、音色传递出来的效果都是干净的。
其次,音响是干净的。在这场演出中,现场听到的器乐表演均是未经麦克风传递,乐器现场发出的真实的声音,纯粹而干净,保持了山西器乐的原生态,这才是真正、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赞赏这一做法的同时,也更向其他表演团体和演出提倡。
第三,舞美是干净的。“山西民间器乐”进京展示,并没有在舞台美术上做很多花样。灯光就是照明,天幕仅仅显示一下主题。对于以表现声音为主体的音乐会而言,灯光起到照明的作用就足够了。过多绚丽复杂的舞台美术,往往会本末倒置,把作为主体的音乐消解。
说到这场山西器乐专场演出节目的选取,也是精挑细选。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任赵中悦说,在众多的民间艺术样式里选取民间器乐,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的建议。选节目的时候,选取了被音乐家们、中国音乐学院教材多次提到并且评述过的民间器乐曲。这些节目的“遗产”身份不容置疑。选拔出的节目是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在这个前提下,照顾了山西东西南北中各地的特色,分别进行展示。节目都是在民间艺人手里经过千锤百炼的。在前辈艺人的指导下,根据音乐表达进行专门化装后情景演出,对声音的控制与讲究,达到了专业水准。因为要拿最好的,所以呈现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干净的形式,呈现出音乐原初的样式。干净的艺术,真实的文化遗产,才会给世人一个惊喜!(刘红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