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以浙江省昆剧院的《十五贯》为主题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专题社论,从此,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整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经过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由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又在海峡两岸产生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多么巧合 这距离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中国昆剧艺术列入全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从世界文化史和中国昆剧艺术发展史角度来说,这都是一项重大事件。今天,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又进入了校园,更是值得我们这些从事文学教学的人给予关注。
青春版《牡丹亭》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只谈一点感受 传统的文学艺术经典必须进行现代化的转换。具体地说,这是一个如何把老经典带入新世纪的问题,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互动问题。
从外显层次看,白先勇对青春版《牡丹亭》的创造性改编体现为以下几点 加强生角的戏份;杜柳的对手戏占据了全剧的大部分,戏剧冲突更加集中;大团圆的结局不删,而把情感戏以外的折子或合并或删削;把原作的折子顺序根据改编者的构思进行调换以利情节推演。
但是,从深隐层次看,青春版《牡丹亭》不仅仅像我们从前分析《牡丹亭》时所说的是对宋代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反拨。在我看来,青春版《牡丹亭》是把它对青春的呼唤,即春之歌推进到呼唤心灵自由的层面。文学是捍卫人性的,越是灵魂不安的时代越需要文学的安慰。因此在观照《牡丹亭》时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词是 “天然”与“不自由”。“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但是“人到中秋不自由”,于是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女心灵的最微妙处、最敏感处。过去在我们教学时,看重的是链条的两端,而对整个链条,也即人的整个心灵过程,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白先勇却用敏锐的眼光、睿智的洞察力把握住杜丽娘内心生活依稀可以捉摸的每一瞬间,使心灵流变的“过程”丰富多彩,并以细腻的、敏锐的、深刻的辨析力加以透视解剖,从而使“过程”显得形象化、明晰化。因此白先勇的创造性改编不是删繁就简,也不仅仅是刮垢磨光,而是赋予它鲜明的现代性,即关注人的心灵自由,这说明白先勇把握到了心理运作的辩证法。所以,青春版是传统的,因为大师已经为我们记录和叙写了人的灵魂史;青春版又是现代的,它把一颗鲜活的心灵托出水面,直接和我们当代人的心灵互动、融通,让我们看到青春之美,心灵之美,关注心灵自由的重要。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这部心灵文本必将和汤显祖的《还魂记》一道进入经典。

(摘自 《光明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