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主办,庆祝中国昆曲艺术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展演活动,日前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落下了帷幕。在5天时间里,全国7个昆曲院团为首都观众带来了两台精彩的折子戏,一台新创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剧《班昭》,和一台仅有6个演员扮演12个角色的《张协状元》。

尽管展演的规模不大,却凝聚了昆剧艺术的精华:一方面两个折子戏专场中的14个折子戏,都是昆曲艺术中的经典代表作,展示了古老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尤其是昆曲作为非物质形态的表演艺术的精粹之所在;另一方面,改编自南戏的《张协状元》恢复以人为桌为椅等虚拟化的南戏表演形式,又将这一形式化入剧情当中,亦庄亦谐,饱含人生哲理与智慧;《班昭》则是花5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昆剧新戏,云集了当代一流的编创人员,班昭的扮演者张静娴集几十年的艺术造诣精心创作昆剧舞台的新形象。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这一次的昆剧展演经组织者的精心安排,都具有十分强的代表性和观赏性。

然而,酒再香也得有人会品尝才好。5场演出六七成的上座率,其中绝大部分是圈内人士,买票看戏的观众少而又少。也就是说,昆剧除了圈内热,在普通观众中间远未形成影响,更没有勾起他们的观赏欲望。而没有了普通观众的支持,昆剧艺术还能坚持多久? 遭遇同样尴尬的,还有北方昆曲剧院。一台改编整理的传统戏《李慧娘》在青年演员史红梅的演绎下哀怨动人,她的圆场、水袖反映出演员的全面功夫,然而偌大的剧场观者廖廖,不由令人叹惋。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与日本相比,首先是我们的媒体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当日本能乐被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日本举国欢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这条消息,而我们的媒体却见多不怪,反应冷淡。我们的报纸可以花整版整版的篇幅报道一个明星的私人生活,也可以连篇累牍地介绍一部分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大片,却没有兴趣对昆剧这个古老剧种品头论足。

我们的观众反应冷淡。尽管有中英文字幕,票价也是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价位,但还是少有人走进剧场。就算是曲高和寡,少有普通百姓能够理解喜欢,但在北京这个号称文化中心的地方,在高校云集、研究单位星罗棋布、艺术院团十分集中,用句俗语说是文化人扎堆的地方,还是应该会有足够多的观众能够欣赏。然而观众反应之冷淡,甚至没有去年4月在苏州举办的首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上,观者如潮群情兴奋的情形。

不可否认,我们的院团创作演出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们的宣传推广还要进一步加强,但在所有这些原因之外,是不是还有更深一层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判断方面的原因诚然,昆曲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没有强求谁必定要喜欢。但对于一门已经流传了600年的传统艺术,一门承载着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艺术成就,融会成百戏之祖的昆剧艺术,就算你不喜欢,也应当有所了解。而它之所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认与尊重。古人说"敝帚自珍",又何况是这样一项得到世界承认的艺术瑰宝而一个民族、一国百姓,如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也不珍爱,那还能珍爱些什么呢?"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不仅仅是对京剧、昆曲这些传统艺术的振兴,背后的深意正在于此。

院团、媒体、观众,只有靠着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营造出喜爱昆曲的氛围。在日益发展的物质文明里,在匆匆忙忙的生活脚步中,留一点闲暇时光,听上一场昆曲,平息浮燥的心理,就像品一杯清茗,沁人心脾。 (中国文化报 徐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