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 重庆市京剧团筹备了七年之久的大型京剧《大足》正式投排了。该剧的创作特别强调了舞台呈现方面的地域化,并在唱腔中融入了西南民歌、重庆方言等明显的地域文化符号。
重庆市京剧团从1998年就开始酝酿以大足石刻为题材的这个剧目。2001年,又邀请了湖南剧作家曹宪成加盟创作。与历史记载中的“赵智凤5岁落发为僧”不同,剧中的赵智凤成年之后才出家。在做和尚之前,他曾与大家闺秀韦梦圆有过一段恋情,但因种种原因赵智凤心归佛门,立志刻石劝善净化人的心灵;忠实于爱情的韦梦圆也因此削发为尼。历史资料中都没有记述赵智凤为什么从小就出家为僧,因此,剧作者把年轻时的赵智凤塑造成热血青年,一心救国,但后来实在不满南宋的政治腐败,才决定皈依佛门。大足的宝顶石刻中有摩崖造像万余尊,开凿它们耗尽了赵智凤一生70余年的精力,除了凿刻本身的难度外,还要和本地的宗教保守势力作斗争。剧中,就塑造了一个处处与赵智凤为难的反面人物、以丑角扮演的沙门僧。
该剧特邀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林兆华任总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主任赵伟明为执行导演,北京京剧院著名作曲家朱绍玉担任音乐设计,舞美设计则邀请的是曾担任张艺谋版歌剧《图兰朵》舞美设计的高广健。
在这次的《大足》排演中,林兆华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设想,包括布景制作、舞台呈现等方面。比如他主张把戏剧的虚拟化手段用到极致,在表现石刻雕塑时,真人与布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造成一种虚虚实实的效果。在音乐上,《大足》还融入了昆曲、佛教音乐等元素。朱绍玉告诉记者:“在《大足》的音乐中,京剧的韵味是第一位的,昆曲是第二位,佛教音乐则是第三位,西南音乐为第四位。”朱绍玉认为,京剧的韵味是京剧的本质;而昆曲是逢唱必动,连歌带舞,这对强化戏曲音乐更有利。剧中的“牧牛图”、“发洪水”等场景,就是用昆曲表现的。而佛教音乐《大悲咒》等,则更能强化该剧的神秘色彩。(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