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曲艺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珍品,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的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技艺卓绝,表演情真意切,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也具有很高的声誉,欧美许多学者将中国昆曲和印度歌舞称之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美的典型代表。昆曲能够作为代表我国古典戏曲最高艺术成就的表演艺术,得以完整保存并发展至今,深得国内国际专家的赞誉,体现了党和政府文艺方针政策的重要成果。昆曲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的稀世艺术瑰宝。今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

自清末起,昆曲一直处于衰落状态,到本世纪20年代以后,南昆靠“传”字辈演员,北昆靠老一辈散落民间的艺人韩世昌、白云生等坚持演出,才使昆曲艺术得以传承而未断线。但由于得不到重视,也从未得到当时政府的资助,致使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已衰败至国内无一个专业剧团的地步。 新中国成立伊始,鉴于昆剧的宝贵价值,党和国家即予以大力扶植,积极提倡。1949年,周总理委托文化部派人将散落在北方各地的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侯玉山、马祥麟等昆曲艺人邀集到当时的综合性艺术团体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教;1954年,上海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昆剧学员;1956年,浙江国风苏昆剧团编演了昆曲《十五贯》,毛主席看了两遍,周总理观后在中南海紫光阁召开了座谈会。《人民日报》为之发表了社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随之浙江苏昆剧团、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湖南昆剧团相继成立。当时北方昆曲剧院属文化部,是在周总理亲自领导下组建起来的。这些昆曲院团大力培养人才,改编和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使昆曲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兴旺景象。

“文革”中,昆剧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又受到严重摧残,所有昆剧院团都被迫解散。粉碎“四人帮”后又重得新生,但元气俱伤,步履维艰。为此,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就昆曲问题于1984年上书胡耀邦总书记,直陈昆曲艰难困境。文化部根据胡耀邦同志批示的精神,于1985年颁发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1986年成立了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在抢救继承传统剧目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期培训班采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手段,共抢救传统剧目133出。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关于对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并于1987年12月17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昆剧抢救继承剧目汇报演出”,共演出折子戏33台、大戏2台。为了进一步加强昆曲工作,1995年,文化部调整了昆指委,充实了人员,加强了老专家对昆指委工作的指导,一批在一线工作的院团长和有关文化厅局负责此项工作的成员进入了昆指委,使昆指委更加精干务实,工作更具实效。根据原有的对昆曲的保护政策,文化部提出了现在的昆曲工作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一系列振兴昆曲的活动。

1.昆指委拨出专项经费,抽调专人对全国现有6个昆剧院团进行调研,提交了《关于全国昆剧院团的调查报告》,报告分4个部分:(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昆剧的历史进程和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昆剧的重视;(二)当前振兴昆剧的积极因素和希望;(三)当前昆剧面临的主要问题;(四)对振兴昆剧的建议。在这一基础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呈交了《抢救振兴昆剧刻不容缓》的报告。2000年,经文化部外联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1996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96全国昆剧新剧目观摩演出”。6个昆剧院团9台戏参加了演出。出现了一批新创和加工修改提高的新剧目,如《偶人记》、《西厢记》、《桃花扇》、《少年游》、《司马相如》等,展示了昆剧近年来的创作和人才培养的成就。

3.2000年4月在苏州举办了“首届中国昆剧节暨昆剧古典名著展演”,全国6个昆剧团和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参加了演出。首届中国昆剧节暨古典名著展演是中央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昆剧贯彻八字方针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一)昆剧队伍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发展壮大,随着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的成立,使昆剧院团达到了7个;(二)一批优秀剧目经过继承、创新,更富有时代感,更具有当代审美意识,达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三)昆剧的观众稳步增加,在海外的影响日益增强;(四)昆剧艺术无论从其自身还是从市场的前景看,总体呈上升趋势,有希望不会成为博物馆艺术,而在21世纪中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五)昆剧节中一批近几年各团培养的青年演员已逐渐成熟,将成为昆剧下一步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昆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当前昆曲面临的主要问题

直接担负振兴昆剧这一使命的7个昆剧院团所,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昆剧振兴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近年来在院团体制改革的文件中,缺乏对昆剧的具体保护政策,一些正确的原则精神到了下面难以落实。

2.经费严重不足,艺术创作演出无力投入。

3.从业人员工资过低,人心涣散,人才流失,队伍思想不稳定。

4.医疗费用不堪重负,致使本来困难拮据的经济雪上加霜。

5.优秀演员后继乏人,年龄普遍偏大。

6.优秀青年尖子演员演出剧目日益减少。

7.缺乏适合昆剧演出的剧场和硬件设施。

三、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

保护昆曲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艺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体现。振兴昆曲主要靠昆曲自身的艺术力量及昆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积极性,但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保证和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

1.确定昆曲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制定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文化部要在1985年、1987年所发的两个保护昆曲文件的基础上,继续贯彻昆曲工作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保护昆曲的具体办法,把振兴昆曲的政策落到实处。

2.建立“保护振兴中国昆曲艺术专项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资助昆曲院团复排经典保留剧目和新剧目的创作排演,支持抢救和保护濒危剧目和老艺术家声像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工作。

3.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稳定队伍,增强向心力。保证昆曲院团100%全额拨款,提高创作人员的稿酬。

4.抓紧培养昆曲艺术人才工作。有计划地在艺术院校举办昆曲演员进修班,昆曲编剧、作曲研修班,确保昆曲艺术后继有人,传延不断。

5.在艺术剧院团布局的调整中保证昆剧团的相对独立的建制。各地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现有昆曲艺术院团的建设。

6.通过举办艺术活动,推动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1)今年8月在杭州举办“纪念昆曲传习所80周年暨昆曲表演艺术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淞(95周年)诞辰”庆典活动,同时,召开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年会。(2)2002年举办第二届中国昆剧艺术节。(3)适时举办全国昆曲青年演员评比展演,昆曲经典剧目示范演出。

7.加强艺术评论和舆论宣传。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做好优秀昆曲剧目的评介和推广工作,为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扩建或重新选址建立中国昆曲艺术博物馆。 (文化部副部长 潘震宙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