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与苏州昆剧院联袂演出的《牡丹亭·杨贵妃》在日本京都南座结束了连续20天的演出,最后一场结束时,在观众长达15分钟的热烈掌声中,幕布先后5次放下又被拉起,演员5次谢幕之后,帷幕方才落下。在同一个剧场,同样的剧目,20场公演,容纳1086人的南座场场爆满,即使在中国,也是中国昆剧多年来没有遇到过的盛况。
坂东玉三郎是当今日本歌舞伎国宝级的大师,歌舞伎为日本的国粹文化,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南座剧场乃其发祥地;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昆剧为中国戏曲之母,《牡丹亭》又是其最高杰作;《牡丹亭》与坂东玉三郎在南座的结合,也使昆剧舞台几乎消失了70余年的男旦得以重现芳姿,其背后的故事更像是一部传奇……
歌舞伎大师寻源昆剧
在日本,坂东玉三郎是歌舞伎界一个赫赫有名的世袭称号。如今的玉三郎为这一称号的第五代传人。他生于1950年,原名守田亲市,幼年曾患小儿麻痹症。6岁开始跟随十四世守田勘弥(即第四代坂东玉三郎)学习舞蹈,后成为其养子;7岁首次登台,14岁正式袭名“坂东玉三郎”。半个多世纪的耕耘使之成为国宝级的歌舞伎女形(即男旦),拥有“歌舞伎的奇迹”“梦之女”的美誉,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亦为其美貌与才华所倾倒。除歌舞伎外,他还涉猎舞蹈、舞台剧、电影等众多艺术领域,执导的影片曾入围柏林电影节,与马友友等国际一流艺术家有过堪称经典的合作。
30多年前,养父十四世守田勘弥问只有20岁的玉三郎:你将来想演什么样的戏剧?后者毫不犹豫地回答:“杨贵妃!”父亲告诉他:你如果不能成为像梅兰芳那样伟大的男旦就不可能扮演杨贵妃。坂东说,他从小是听着父母描述梅兰芳如何杰出长大的。与中国所有的缘也始自于他对这位表演艺术大师的敬仰和追随。
因为推崇梅兰芳,1987年玉三郎与人合力创作了歌舞伎《玄宗与杨贵妃》,并将其中的《杨贵妃》选段改编成舞剧进行公演。为此,他专程前往中国向梅兰芳的传人梅葆玖学习京剧《贵妃醉酒》。在学习的过程中玉三郎得知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受昆剧艺术的诸多滋养,于是萌生学习昆剧的念头。5年前,玉三郎请人创作了日文版《牡丹亭》。在排练过程中,他又发觉不学昆剧很难演绎杜丽娘这个角色。1年前,他亲赴苏州探寻昆剧之源,并在那里遇到了著名昆剧旦角张继青。
这次相遇令玉三郎一段沉睡的记忆苏醒:1986年,他曾在东京的国立剧场看过张继青主演的昆剧《牡丹亭》。虽然当时还不了解梅兰芳与昆剧、《牡丹亭》之间的相互关联,但玉三郎还是被载歌载舞的昆剧艺术打动。“昆曲的音乐太美了,我听着那音乐,然后告诉自己:噢,这就是中国的音乐。”看到《离魂》选段,杜丽娘推开窗户望着窗外细雨愁云深深哀叹,思念着梦中的情人柳梦梅……玉三郎完全被昆剧特有的柔美、流丽、细腻陶醉。
时隔22年,昔日的“杜丽娘”竟然站在了自己的面前!玉三郎真诚地提出了学艺的请求。学习开始后他又发觉,不学中文就不可能领会昆剧的精髓——就像是一种摆脱不掉的宿命,玉三郎在探寻昆剧之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混血《牡丹亭》的启示
当一句汉语也不会说的玉三郎一词一句地从《惊梦》学到《离魂》,苏州昆剧院的上上下下都被这位异国求艺者折服,双方合演《牡丹亭》的动议由此产生。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认为,此次合作不是简单的中日双方你演一个我一个的拼凑,而是在融合中的再创造。在日本京都的表演,由于整场都用中文演唱,演出前中方曾担心日本观众看不懂剧情。但事实上,日本观众不仅看懂了剧情,还为剧中人流下同情的泪水。演出前半场,坂东玉三郎与中国演员一起用中文表演了《牡丹亭》中的五个选段,后半场是坂东保留剧目之一的歌舞伎舞剧《杨贵妃》。
玉三郎为了这次合作特意将该剧全部翻译成中文演唱,演出的伴奏和伴唱也全部由中方完成,而在剧中他的搭档则是中国昆剧院年轻演员周雪峰。
京都南座2万多的观众中,有六成的人是从关西地区(日本以大阪、京都、名古屋为中心的地区)之外的地方辛苦地赶来的。终场谢幕时的热烈反响,令年轻的中国昆剧演员们哭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