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昆”支脉融入地方的乡土传承——谈武义昆曲的地位及其特色

徐宏图

武义县,现属浙江省金华市。武义昆曲,是昆曲的重要遗脉。“金昆”于明代传自苏州,原有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等八个分支,如今只剩下武义与兰溪两支。武义昆剧在音乐、声腔、表演、剧目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已进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溯其历史,先后经历坐唱班、半坐唱班、粉墨登台、振衰复兴、“非遗”保护五个发展时期。

一、坐唱首推“儒琴堂”

坐唱班时期(1876—1930),所谓“坐唱班”是指“坐着清唱”的昆班,因规模小,又称作“小班”,一般只在婚嫁、丧葬或神诞的筵上演唱。“大班”指规制较大的昆班,上演于草台庙台之上,粉墨登场,一般要有二三十个正目和若干折目,前后台须有三十个以上人员才可应付演出。这是金华昆剧常见的两种演出形式。据本县俞源村《俞氏宗谱》载,清光绪二年(1876),本村已请戏班唱昆曲,时称“昆曲唱戏班”,这是有关武义昆曲演出的最早记载。另据《武义县志》、《武义戏曲志》(稿本)等文献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岭下汤村成立“太和会”昆曲坐唱班,这是武义最早有班名可考的昆曲坐唱班,是由有钱人家的子弟组成的,主要成员有胡法朝(小生)、汤章德(正生兼大花)、阮彩章(老外兼小锣)等。曾请“金昆”名班“胡春聚”班正生兼行头主毛儿来教唱,历时30年,唱班的足迹远至永康、丽水、缙云、松阳等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俞源村创建“永乐会”,发起人有俞经受、俞经球等,曾邀浦江人叶山羽执教,历时60年。宣统元年(1909)年,陶村成立“儒琴堂”(详后)。1911年壶山发云寺成立“团清社”,成员有洪桂云、顾昌林等20多人,多为文人、才子,曾请叶山羽执教,叶老死于发云寺,寺僧多能唱昆曲,历时甚久。1921年,壶山镇成立“鸣盛社”。1922年,岭下汤成立“新庆会”及“新和会”。1924年,俞源村吴宅成立“艺和联春社”,轮流主家有吴帮兴、俞武文等21人,曾邀文琴先、吴竹斋、季端文等名家执教。

上述坐唱班,以“儒琴堂”最著名。据杜钦《宣平昆剧介绍》一文载:该班创始人为宣平县(现属武义县)陶村乡绅徐文鳌、陶云芳。徐生于兰溪(永昌朱村),后迁居陶村,开设药铺。幼时曾参加叔伯组织的昆曲“唱班”,工大花脸,并擅吹弹。陶云芳亦嗜好昆曲,能吹昆笛。因志趣相投,徐、陶二人遂相约在陶村创办昆曲“唱班”。他们一面聚资购置乐器,按“金昆”大班乐队配备俱全,一面邀约陶水土、郑雨顺等近20位陶村喜唱昆曲的村民入班,还特请当时名闻“金昆大班”的“正吹”老艺人“文琴先”来班教戏,并确定班名为“儒琴堂”,取其“儒雅”之意。经常坐唱的剧目有《荆钗记·拷梅》、《浣纱记·吴王采莲》、《长生殿·骂贼》、《西厢记·佳期》、《西游记·通天河》、《牡丹亭·劝农》、《单刀会·训子》、《钗钏记·约钗》、《铁冠图·议图》、《醉菩提·伏虎》、《风云会·雪夜访普》以及《追桃八仙》等30多出。所用曲牌搬用南昆,且尽量保持南昆固有的“宛转迂回”、“缠绵绯恻”的风格。唱词用中州韵,念白已渗入金华话,四声五音等已有所变化。坐唱的场所一般设在寺庙、祠堂或主家厅堂。乐队有“文堂”与“武堂”之分,“文堂”坐左,依次为正吹(笛、唢呐)、付吹(大钹、笙)、三付吹(小钹、提琴);“武堂”坐右,依次为鼓板、弦(三弦)、锣(小锣、大锣)。该班为“翕如堂”及“民主乐社”的前身,是武义县昆剧团的最早础石。

二、半坐独尊“翕如堂”

半坐唱班时期(1930—1934),所谓“半坐唱”,是指从“坐着清唱”到“粉墨登场”的过渡形式。据《武义县文化志》等记载,1930年前后,因遇战乱,金华原有的十余付昆曲大班逐渐衰落, 只剩下“金联玉”与“黄金玉”两班苟延残喘。而武义的坐唱班尚存余势,可考者除了陶村“儒琴堂”外,尚有俞源村的“韶成会”,成立于1932年,由绅士俞洪词、俞洪柏发起,成员有俞经傅、俞兆祥等19人,后因人员扩大,改称“继成会”。同年,杨店村也成立“杨店(坎头)昆腔坐唱班”,是由原先的徽戏坐唱班演变而来的,曾邀请金华郑梦兰及桃溪徐四连前来教戏。此外尚有宏阁村的“化乐会”、白姆村的“同庆会”,董处、履坦、赵宅、瑶村、马府下等村也相继成立昆曲坐唱班。然而,尽管如此仍不能挽回昆剧的危势。“儒琴堂”的主持徐文鳌眼看本班成员大多已上了年纪,更是心急如焚,连忙将自己的子弟和一些年青人吸收进来进行抓紧培养,人数增至近30人,并改名为“翕如堂”,取其“舒展自如”之意。不久则人材辈出,如正吹陶云芳之子陶增通,擅吹长号,能用鼻子换气,连吹十七、八分钟不停歇,被推为长号一把手。又如净角邹鲁阳,擅敲大鼓,打法与众不同,别人直敲他横敲,敲点疏密随意,均勻自然,跌宕有致,轻重适宜,表情达意,得心应手,名闻遐迩。

更令人可喜的是,“翕如堂”虽然还保持坐唱的形式,但艺人们已不满足“儒琴堂”原先的老唱法,迫切要求改革,为改“坐唱”为“粉墨登台”作准备,创造了“台跟”的方式向专业戏班观摩学戏。“台跟”是土语,意谓跟着专业戏班过台基看演出,从而改纯坐唱为仿舞台演出的唱法。这种唱法,虽然曲牌、板眼、四声等均不变,只是增添表演人物情态和手上的一些简单的动作,使内容比过去丰富,形式较过去多采,却为下一步的化妆登台表演打下了基础。通过“台跟”之后,大家普遍懂得,唱时不但声音要有表情,而且脸部也要有表情,过去坐着干唱,毫无表情,自己感觉平淡,观众也要厌烦,实在落后,于是就大胆改进,让眉毛、眼睛都会说话。例如陈云龙唱《拷打梅香》中的梅香,原来唱得干巴巴的,缺少表情,有一次去宣平观摩了“何金玉”班名丑丙钿扮演的香梅后回来再唱时,竟判若两人,深深打动了听众,纷纷为梅香被打落泪。又如徐四连,以前唱《单刀赴会》中的关公,在回答鲁肃“君侯还不老,鲁肃倒也苍了!”一句答道:“皆然!”二字,都用“高音重念”,表现不出关公与鲁肃一样,也有感慨万千的情绪,经过“台跟”之后,改用“念得轻而慢”,声音有些喑然苍凉,感情变得深沉,既感动自己,也打动听众,效果明显不同,深受观众青睐。通过“台跟”,半坐唱班离粉墨登场只有一步之遥了。

三、登台引出众剧团

粉墨登台时期(1934—),这一时期又分为“民生乐社”与“宣平昆剧团”及其延续“武义昆剧团”两个时期。据《宣平昆剧介绍》,1934年11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未并入武义县的宣平县民众教育馆在陶村创办“贫民夜校”,邀请“翕如堂”演出助兴,首次化妆演出昆曲老戏《草鞋夜课》(《双封诰》),内容有如《三娘教子》。其时,没有有服装,就去道观向道士借道袍代用,又向地主家借来几件妇女穿的彩裙、缎袄,还向各地大班借来头套、花钿、钗钏等供旦角使用。因演出成功,便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之“民主”一词,改“翕如堂”为“民生同乐社”,继而又改称“民主乐社”。一边如科班似的培养演员,聘“金昆”名师竹斋(打鼓佬)、文琴(正吹)、叶成岚(正吹)及名票甘映棠来教戏,一边照常演出,积聚资金,成为自食其力的半职业剧团。不久,“民主乐社”即初具规模,首先,脚色齐全,所谓“昆曲六柱”即正吹、鼓板、大花、老生、花旦、小生均已具备,且已有一定的水平。其次,分工明确,全班分为“后堂”、“男堂”、“女堂”三组。“后堂”指乐队,设6人,外加跑街、衣箱、厨工共九人。“男堂”包括“三花脸”,即指大花、二花和小花;“四花脸”,即老生、老外、小生、付末共七人。“女堂”指“七包头”,即花旦、作旦、正贴旦、付贴旦、正旦、老旦共七人,全班23人。第三,管理民主,如经济收支一切事宜,由三个组轮流负责。没有老板,徐文鳌虽是创始人,但不是老板,而是一名全力支持昆剧发展的热心人。先后演出的剧目,正本戏有:《火焰山》、《通天河》、《花飞龙》、《荆钗记》、《飞龙凤》、《摘桂记》等15本。折子戏有:《长生殿·絮阁》、《双冠诰·草鞋》、《三国志·训子》、《风云会·访普》、《狮吼记·跪池》、《钗钏记·约钗》、《西厢记·拷红》、《烂柯山·悔嫁》等81折。在“民主乐社”带动下,相继涌现了一大批昆剧团。可考者有:“继成会”,1936年创建于俞村;“坎头昆剧团”,1947年创建于杨店村;“俞源昆剧团”,1948年创建于俞源村;“宏阁昆剧团”,1948年创建于大田村;“白姆同庆会”,1948年创建于白姆村;“白姆下宅昆剧团”,1955年创建于白姆村。此外,尚有董处村的“董处昆剧团”、上周村的“上周昆剧团”、王宅村的“马府下昆剧团”等。这一时期,配合“土改”演出的剧目有《野猪林》、《丁甲山》、《翠娘盗令》等;配合抗美援朝演出的有《火烧尚荣》、《火牛阵》、《将相和》等;配合宣传婚姻法演出的有《白娘子》、《潘金莲》、《小女婿》等。常演剧目有《烂柯山·泼水》、《孽海记·痴梦》、《绣襦记·教歌》等,不一而足。

1956年10月,“民生乐社”经浙江省文化局批准,改名为“宣平昆剧团”,团长何增土,名角有吴有富、张荣照、吴德全、盛元清、何时光、王海宝等。先后参加金华地区与浙江省会演,所演《珠宝行》等剧分别获“演出奖”、“表演奖”等。1958年,随着宣平县并入武义县,“宣平昆剧团”也改名为“武义昆剧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金华地区唯一的昆剧专业剧团,实力雄厚,人数众多。1959年剧团由30多人发展到50多人,常演剧目有《牡丹亭·劝农》、《琵琵记》、《荆钗记》、《十五贯》等40多出。1960年,县委派许仲谊任该团党支书,通过招收随团学员、送外培训、专业学校分配等渠道,加强自身建设。除演出传统剧目《渔家乐》、《醉菩提》、《盘丝洞》等外,还移植改编《刘介梅》、《杨立贝》、《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影响颇大。

四、振衰复兴正当时

“文革”十年,武义昆剧团被迫与武义婺剧团合并为文工团改唱京剧,名角吴德全、张树岩,鼓板徐三连、正吹郑梦兰等被开除回家,剧本曲谱被抄,戏装道具付之一炬,其他业余剧团也相继停止活动,武义昆剧彻底衰败。“文革”结束后,桃溪昆剧团和陶村昆剧团分别于1980年与1983年成立。陶村昆剧团能演出一些苏昆失传的剧目,如《济贫》、《花飞龙》等,曾引起上海昆剧团的关注,于1984年6月特地到陶村作慰问演出,老艺人们为了表示感谢,将自己世代相传的昆曲抄本赠送给他们。接着,民间一批老艺人在武义昆曲发详地陶村率先成立了“陶村昆曲传艺社”,积极开展传艺活动。县文化主管部门于2002年1月成立抢救工作小组,提出八条抢救意见,并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例如,为使武义昆曲后继有人,在“兰香艺校”开设昆曲课程。2004年8月召开武义昆曲老艺人座谈会,邀请散居在嘉兴、长兴、兰溪等地的县内外原“武义昆剧团”老艺人和“陶村昆曲传艺社”的代表40余人参加,会上落实了部分折子戏的演出角色和乐队的组建事宜。同年11月29日、30日,分别在俞源、陶村成功举办了“武义县抢救昆曲专场演出”,演出了昆曲《长生殿·酒楼》、《烂柯山·悔嫁》、《烂柯山·复水》、《思凡》、《十五贯·访鼠》、《白兔记·磨房产子》、《山门卖酒》、《红霞》片断和《花报瑶台》等10个折子戏,并作了专场录音、录像,整理成表演艺术音像资料予以保存。与会的老艺人们有的带来剧本,有的留下了表演录音、录像,如退休后居住嘉兴的许紫钰,系有“江南笛王”之称的许鸿宾的孙女,省艺校1965届昆曲班毕业后,分配到武义昆剧团,这次应邀回武,重登舞台,扮演《十五贯》里的女主角苏戌娟,唱腔依然优雅,舞姿依然轻盈,显示出扎实的艺术功底;年届七十的兰溪人伍云松依然身手矫健,令人惊喜。此外,武义县文化馆还搜集到昆曲剧本61本,其中大戏51本,折子戏10本。对此,《浙江日报》与《金华日报》均作了宣传报道。近年,为了复兴武义昆剧,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力量,正式成立“武义昆曲传习所”,已举办多场抢救性专场演出,包括复排的《取金刀》、《花报瑶台》等传统折子戏及《江南茶缘》等创新剧目,深爱观众的热爱。

独具特色入“非遗”

2007年5月,武义昆剧已被批准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七年多来,在各级政府的关下下,县非遗中心努力开展昆曲进校园、建立传承基地、抢救特色剧目、结合旅游景点推广昆曲艺术等一系列活动。坐唱班“儒琴堂”发源地桃溪镇,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传统戏剧“特色村”。2016年,县人民政府还与浙江昆剧团合作共建“世界非遗·幽兰芳圃·浙江昆曲武义养育基地”。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报国家级非遗的前期工作。武义昆剧之所以受到政府的重视与观众的青睐,是由于它在全面继承苏昆优秀传统的同时,又进行多项的革新,创造了以下独有的特色与魅力:

一是唱腔行速比苏昆快。据昆曲音乐家郑西村《浙西金华建德一带流传的昆腔》一文对武义昆剧的实地调查,武义昆曲腔韵朴质少华、轩爽明快,而苏昆却讲究吐字押调,极其软绵幽细。二者差异,一在节短腔疾;一在冷板水磨,造成节奏上的快慢各异,产生声容上的不同效果。正如陶村老艺人徐五连所说:“他们(苏昆)的《痴梦》要演四十多分钟,我们的只要廿五分钟。”二腔比较,相差一倍左右。究其原因,是昆剧已从厅堂走向草台,观众由士大夫变为农民与手工业者,生活节奏快了,腔韵亦必须随之加快之故,这显然是一种进步。

二是表演比苏昆富有生活气息。例如名丑盛元清饰演《十五贯·访鼠》娄阿鼠即别具一格。他模仿老鼠的习性,身体微蹲,静时纹丝不动,动时敏捷机灵,当念至“财星高照,眉开眼笑”时,动作快而较巧,一付得意忘形的贼相,令人憎恨而又富有美感。同时他还创造了“倒毛”、“钻凳”、“座跌”、“卧鱼”等特技。又如名花旦徐秀明所演《济贫》,即《雪里梅》、《哑背疯》,将员外济贫,改为政府关心百性疾苦,为残疾人安排生计,除富有时代感外,在表演上也别开蹊径,即“一人演二人”,正如杜钦先生所描绘的,看下身,俨然是一位老态龙钟、步履艰难、口哑耳聋的老人;看上身,却是一位婀娜多姿、羞人答答的少妇。大花脸吴德金在《相梁刺梁》、《火焰山》、《九曲珠》、《通天河》所创造的“旋扑虎”、“硬僵尸”等技,更为苏昆等所无。此外,武义昆剧还创造了“哭腔”,用进《琵琶记》“五娘吃糠”一段【山坡羊】的演唱,其嘶哑的抽噎声,每令观众不禁心酸泪落。

三是剧目突出神话色彩,以武打戏居多,文戏为次,从而符合农民观众的审美需求,与早期苏昆专为士大夫的嗜好而演出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取材于《西游记》的剧目《火焰山》、《通天河》、《九曲珠》;取自《说唐》的《金棋盘》,取自《杨家将》的《取金刀》,取自《封神榜》的《翻天印》等,演出最多,也最受人青睐。武义昆剧的这一特点,与苏昆及永昆经常演《琵琶》、《荆钗》、《八义》、《绣襦》等文戏,终于形成不同的风格。

四、曲词、念白金华化。语言是影响剧种风格的重要因素。以中州韵为基础,念白杂有苏州话的苏昆,传入金华后,唱念逐渐渗进了某些金华方音。尽管在“声”与“韵”方面,同是远承“中州语音”系统,但其发音效果,已是一种金华话与中州韵相结合的一种特殊语言。1956年宣平昆剧团成立之后,更以金华话为主了,只有丑角仍保留苏白,以显滑稽风趣。这一现象从表面看似乎是一种变异与弱化,而实质上是戏曲“地方化”的必然结果,从而形成唱腔区域性的不同风格,带一点“苏味”或“金气”而已,曲调结构不受其影响。语音金华化,让当地的观众更易听懂看懂昆剧,使深奥典雅的昆曲平民化,向农民群众接近了一大步。

总之,武义昆剧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正在顽强崛起,与本省业已进入“国遗”与“世遗”的温州“永昆”媲美,都是南昆遗存在浙江兰苑的重要支脉,正朝着复兴的道路奋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