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剧传统"角色"综合制中,并无"武生"这一行。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昆剧传统剧目中并无真正现今戏曲舞台概念上的"武戏"。比如,人们常把《林冲夜奔》誉为昆剧经典武戏,有"男怕《夜奔》"之说。但在传统昆剧舞台上,林冲却是"未扮"(老生),穿高靴,戴髯口。观众对该剧赞不绝口之处,也是剧中林冲所唱的一套经典北曲,而非今天所赞是人物身手矫健,行走唱做浑然天成,身段、形神、动作干净利落等等武行绝色。不仅如此,就是现今昆台所演的武戏,可以说也均为是唱"昆腔"的京戏,并非"昆剧"。而京剧武戏唱昆腔的最简单的理由,是"皮黄"不具"昆腔"节奏感和韵律感鲜明、稳定,为了配合武戏的舞蹈化表演,也就有了京剧表演"要唱不做,要做不唱,如要边唱边做就得唱昆腔"之说了。
林为林是浙江京昆艺术剧院著名的昆剧武生演员,最近有机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和香港文化中心多次看他演出的折子戏《试马》。《试马》的全称或许应该以《吕布试马》更为准确。故事来源于《三国志》,剧情大意是讲三国时期,战将吕布收得日行千里的赤兔宝马,喜出望外,携众带马来至郊外空旷处,欲一试宝马之神姿。但赤兔马生性暴烈难驯,吕布顿生豪情,以高超的骑术降服了赤兔马,得意回营。《吕布试马》的剧情与大多武戏一样,较为简练。从该剧的编排、结构和表演形式上说,走的还是京剧武戏"角色制"的路子。我之所以把林为林称为"昆剧武生",并不全因他是昆剧团著名武生演员的缘故,而实实是林为林在该剧的演出中,不仅仅让人们看到了通常武戏演出所表现出的程式、技巧、火暴,更多的是透过那勇将烈马的喧腾场景中,让我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优秀昆剧演员,在舞台表演时所具有的那一种沉稳、细腻之美感。
《吕布试马》是一出长靠武生戏,林为林表演的细腻和美感首先是体现在出场时的"起霸"上。大家都知道,"起霸"是传统戏曲武生最具程式化的一种表演"套路"。据说它是源于传奇剧目《千金记·起霸》中楚霸王整束盔甲准备应战时的一套动作。"起霸"的表演是只舞不唱,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表现古时武将整盔束甲,准备上阵的情景。演员出场表演起霸时,均先有一"内喝"起,声音雄稳,透力极强,瞬时在剧场观众间形成一种敛神屏气和期待欣赏的艺术氛围,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表演空间。所以,"内喝"乍看虽似简单,但艺术家用心之良苦。在此可见一斑。紧接着,但见其所扮之吕布在锣鼓声中,提甲出场,沉稳"亮相"。那简炼的步伐配合上身纹丝不动的形体,他所表现出的勃勃英姿,轩昂气概,常常就得了个"碰头彩"。尔后,在锣鼓声中云手、踢腿。弓箭步、骑马蹲档、跨腿、整袖、正冠、紧甲等等,一套"起霸"演来从从容容,不急不躁,进退有章有节,动静处理可谓是滴水不漏,虽然是武戏程式套路,但韵味跃然,煞是好看,确有昆生之神韵。
除了"起霸"外,长靠武生戏,通常是以边唱边舞来构成其舞台表演的一大特色林为林所演的《试马》一剧也不例外。全剧表演时,其身扎大靠,边唱边舞,并间以跌、翻等诸多高难度的身段动作,以表现烈马、战将的神勇。舞台上,马是虚拟的,只是以手中的一根马鞭来喻示。但观众可以通过他一系列以生活为原形的牵马、上马、勒马、御马等舞蹈化表演,感受一派人欢马跃的艺术氛围。而剧中一曲[折桂令],更是描述出吕布飞身跃上战马,见赤兔宝马四蹄奔驰如风时,那心中欣喜,油然而生的万丈豪情。这一切,林为林又是以一种简明轻快,节奏鲜明的表演,使"唱"与"做"融为一体,一系列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如行云流水,以人之动,来体现马之驰,赋予吕布和赤兔马一股骄腾凌云的英豪之气,着实地体现出了古人所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意境,给观众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也使《吕布试马》这样一折不见经传的小戏,处处透彻出一股精巧和意趣,这或许就是艺术界常说的所谓"人托戏"吧。
昆剧艺术大师周传瑛曾讲过:"昆剧无绝活,唯以细腻见长。林为林所演之《试马》,能在一折看似平常的小戏中,让人透过武戏技艺的缝隙,真切地感受其表演的精致、细腻和韵味这应与他长期受"昆"之熏陶和对"昆"之感悟有关吧。面对这世纪初并不景气的昆剧舞台,期待着闪现出更多如《试马》这样精彩的好戏,并以其点点亮色来汇聚出一条光明之路。我想,只要是好戏就会有观众,因为戏曲在国人心底,将永恒寄寓着的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与底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