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舞蹈演出季”明日揭幕——

通透的台面上点缀着莲花和荷叶,纱幕做成的小墙上隐约可见纹饰,《西厢记》的舞台空灵到了极致。11月11日,这出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排的新昆曲将在保利剧院拉开“第六届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的帷幕。该剧从剧本到唱腔都力求原汁原味,舞美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原汁原味的理解,舞美设计黄楷夫认为那并不意味着复古。“只是不能丢掉昆曲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设计理念是不要花哨,尽可能地简洁干净甚至有些酷,突出表演本身。很多舞台语汇是藏着的,目的是让观众不在意舞台手段的存在。”

此次并非黄楷夫第一次为昆曲设计场景,上昆的全本《牡丹亭》就是由他担任舞美设计的,那一次6本55折的容量曾经耗费了他一年多的时间,这一次的《西厢记》虽然仅有上、下两本共12折,但他却丝毫不敢懈怠。反复读了几遍原著后,他从很多常被人忽略的细节中发现了妙处。“我们概念中的《西厢记》与原著的距离很大,在原著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特别是崔莺莺和红娘,其可爱和美好的程度在传统戏曲中可谓不朽的人物形象。元杂剧的语言是很生活化的,没有过多文学的腔调,就好比是一颗梅树,也许会有枝蔓,还会有尘土甚至是虫子,但是非常具有生命力。但我们通常在舞台上见到的《西厢记》是删掉了俚语和俗语的,好比是花店里的梅花,经过了修剪,很光溜,但已没有了生活气息。”为了表达对剧中女性角色的偏爱,黄楷夫在细节上点缀了女性元素,比如景片上夸张、俏丽的花纹就是暗合崔莺莺对男女之情的明朗观点和对追寻幸福的义无反顾。

舞台布景无非是为了给演员创造一个演《西厢记》的环境,而这个故事又是发生在普救寺中,但寺庙却没有出现在新版《西厢记》的舞台上,对此,黄楷夫的解释是:“把寺庙搬上舞台是很傻的做法,所以我们借用了一些佛教元素,比如莲花等,不仅视觉上能好看一些,也与抒情的情节和人物关系更加相符。另外,墙是《西厢记》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它不仅仅是隔断,更成就了两个人的特殊关系,所以我们将这堵墙设计得很抒情,既透明又有花纹。”一桌二椅是传统戏曲常见的舞台形式,此次的《西厢记》沿用了这一传统格局,但又有所突破,带有唐代图案的木雕椅与传统戏曲舞台的座椅大相径庭,摆放在空灵的舞台上显得很酷。黄楷夫解释说:“这样的场景是希望能从最原始的素材入手走到当代来。”(记者 郭佳)

(摘自 《北京青年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