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玉簪记》回答了一个问题:牡丹虽好,何以为继?

用书画留白出一个极简的舞台、用千年唐琴弹奏出别样的清幽意境——11月8日晚,由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玉簪记》在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全球首演,回答了白先勇之前“牡丹虽好,何以为继?”的提问。

和青春版《牡丹亭》一样,这出戏由青年演员俞玖林、沈丰英担任男女主角,制作班底也是汇聚了大陆和台湾的文化精英,除由昆曲大师岳美缇、华文漪手把手地传授两位青年演员之外,还请到了古琴名家李祥霆用千年唐琴进行现场伴奏,舞台上的布景也都出自名家手笔,而更加难得的是这一切因素在悠扬的昆曲吟唱中浑然一体,并无突兀之处,一起将观众带入生动而又诗意盎然的氛围中。

■ 线索故事

青春版《玉簪记》并不追求照搬原本,全剧从《投庵》开始,一开场就是佛门重地,众尼清修的女贞观迎来了落难投庵堂的陈妙常,之后,将《玉簪记》中几个唱作俱佳的折子戏《琴挑》、《问病》、《偷诗》一气呵成,交代陈妙常和落第借宿的潘必正相识相知的过程。情事泄露潘必正被庵主押送会试的《催试》一场被匆匆交代,铺陈以陈妙常追到江上,两人拿出玉簪话别的《秋江》作为结尾。经过改编后的剧本,节奏并不拖沓,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开场和过场的处理,同样是以众尼姑的旁白和议论来展开,却且舞且唱,舞台调动得十分流畅,但营造的氛围却截然不同,前者是佛门重地的森严清幽,颇具气势;后者则是众尼的交头接耳的议论,十分世俗而家常。据剧本改编者介绍,这两处正是其对原作的增补,但“是完全不影响原版主体而又完全与之相融的一种微调”,而客观上,这种群戏的增加调节了整个戏剧的节奏,使得情节的针线更加缜密,也颇有新意。

并非折子戏,也不是老实的全本,而是自成线索、保留精华,青春版《玉簪记》一共三个小时不到,但完整也不拖沓,颇为“青春”。

■ 水墨舞台

苏州科文中心的舞台很大,但是以生旦两人的戏为主的《玉簪记》在舞美上并不显得空旷——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成为几乎唯一的布景,随着场次和情绪的变换,幕布上不时出现别有意味的水墨书画:有用工整的楷书抄写的佛家经文;有用工笔细抹出的拈花佛手;也有一些似画实文的书法,比如在《秋江》一折中,整块幕布上巨大的秋江二字,完全可以看作一幅水墨画,“江”字偏旁上的第一点尤其形如红日。白先勇本人也承认,这一次书法、绘画的线条美在舞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由两位名家董阳孜书写、奚松绘画,创造出一个既十分简单却又意蕴丰富的水墨世界。

对于昆曲这一传统的艺术,对其进行现代包装已被无数次地提及,然而新鲜的同时又浑然一体却并不多见。两位年轻演员的扮相绝佳,如同画中人,画中剧,这样一种舞台效果或许就是白先勇先生所追求的“昆曲新美学”。(记者 蔡晓玮)

(摘自 《东方早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