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举行的《偶人记》专家座谈会,一反有些专家座谈会上虚情假意的阿谀奉承,到场的各位专家都非常坦诚地向该剧导演李六乙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很多意见对创作者都有很好的启发。这样的座谈会是记者见到为数不多"说真话"的场面,当然,李六乙由衷地高兴,因为大家这样做是对他的尊重,也使他收获很多。而我们除了感动之外,也看到了话剧评论界的希望。
张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舞台元素缺主导
《偶人记》的演出方式给观众提供了很多的元素,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占主导。比如开场时传送带和昆曲的表演形式,钢琴和单皮、笛子的同时出现,木偶和演员,这些东西放在一起,造成的反差很大,有的地方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其中阿苦这个角色我不能接受。
至于该剧到底是昆曲还是话剧,我看戏之后,突然觉得这些界定是可以改变的,现代和古典其实也是相通的。这出戏让我们这些看惯了传统戏的观众,感到很新鲜。尤其有些场面开掘得不错。但整体感觉除了新鲜之外,还缺少灵动的舞台效果,没有挥洒开的流畅感。
罗锦麟(戏剧评论家):
视点太多看着累
戏刚开演的时候,看着新鲜,后来看出了奇妙的地方,再后来就觉得有些眼花缭乱,然后就开始看表觉得时间过得慢。这样的感觉大概就因为该剧的视野太广,舞台上的视点太多,从导演的角度讲,舞台上只能有一点吸引观众目光的地方。可是《偶人记》的舞台上,又是演员演的木偶,又是真的木偶及唱昆曲的演员,实在太杂了。
从剧本上来讲,把木偶变成人可以理解,但把人变回木偶讲不通,就因为他们想打扮漂亮,吃饭喝酒,这不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吗?让人觉得小题大做。
黄维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教授):
游戏感应该更强
《偶人记》传递的信息总体上讲是比较清晰的,而且李六乙的戏一向都比较具有实验精神,我觉得他的这种实验精神是很严肃的。但既然做了这么多的尝试,就应该更大胆一点,现在整个戏的感觉还是太拘泥。游戏感应该更强一些,让观众看起来更轻松,也更容易接受。
林克欢(戏剧评论家):
新鲜也难做佳肴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李六乙导演的戏曲,如《四川好人》等。他是学话剧导演的,我觉得他只是对话剧题材的把握比较敏感。比如《非常麻将》和《雨过天晴》这样的选材都很好,可是李六乙总是不能把这些好的题材掌握得非常好,《偶人记》也犯了同样的毛病。让人感觉李六乙的作品总是有这样的矛盾、这样的缺憾。
我觉得一个戏仅靠让人感觉新鲜是不够的,就好比酸菜鱼里放元宵,牛排里夹块臭豆腐,都挺新鲜但不能算是佳肴。《偶人记》也是这样,这出戏的套装结构有很多层面的处理,但导演没有一一解决好。如果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导演,可以进行多种尝试,四十岁的导演应该多思考。所谓"文无定式",但其中也有些规律可循。
陶天露(戏曲导演):
导演有颗虔诚心
我觉得剧本非常好,剧中的紫侠仙姑对生活、对木偶都是很无奈,也很宽容的一种态度。这样具有人文色彩的创作让我很感动,我觉得导演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把昆曲推给观众的。(晨报记者 和璐璐/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