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不仅是音乐——剑桥大学昆曲文化遗产展》在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也是剑桥大学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的“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三年成果展,将持续到明年4月份。展览所呈现出的双向互动的文化交流方式,以及与青年艺术家的对话热度,让人们对昆曲的“活态”发展充满期待。

1.英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的昆曲缘

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是拥有英国同类藏品中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拥有超过一百万件来自所有人类居住地以及人类历史上和史前每一时期的文物、照片、油画和绘画。早在1902年,第一批中国乐器“哨子”和“拨浪鼓”来到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从那以后,不同门类的中国传统乐器,包括少数民族乐器来到博物馆。

本次展览展出了博物馆所收藏的曲笛、笙、箫、板、琵琶等昆曲表演中所使用的中国传统乐器,折扇和戏曲人物剪纸等与昆曲相关的藏品,以及中英两国当代艺术家受昆曲启发而创作的一系列艺术品。

展览所展出的大部分乐器,来自于剑桥大学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劳伦斯·毕铿(1909—2007)的捐赠。他在二战期间曾经与英国的中国科学技术历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同往中国访问,与不少中国文化界人士结下了友谊。

毕铿的乐器藏品,都是在他的旅行途中,或是从他的朋友和同事那里收集来的。他并不是在寻找外观漂亮、年代久远或是做工精良的东西,而是对音乐本身感兴趣。毕铿的收藏品种类丰富,从塑料的哨子到精致的古董琴应有尽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收藏品不断被重新利用:起初,它们被用来在中国进行演奏和聆听,在被毕铿带到英国去之后,它们便被定期借给剑桥大学的学生和表演者。在20世纪70年代,毕铿时不时带着学生和朋友们,在剑桥大学举办小型的中国音乐会,在校园里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如今作为博物馆的文物,这些中国乐器藏品已远离了音乐家和他们的听众,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形式:为西方学者和参观者提供了更好了解中国文化的物质形式。这些乐器的最新转型,是被用来保护和记录最古老的中国戏曲形式之一——昆曲。

2.让昆曲更为“活态”地传承与发展

这次展览呈现了“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的三年项目成果。这一项目于2016年启动,旨在收藏、整理、展示世界各国所保存的与昆曲有关的文物和影像资料,同时给昆曲的演出机构与世界各地的观众们,提供一个昆曲演出与活动信息的交流平台。“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由剑桥大学的文化保护项目“康河计划”与考古人类学博物馆联合主办,与中国昆曲博物馆等昆曲界重要机构联合共建。该项目获得中国江苏省艺术基金、英国保护濒临消失的世界基金会、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中国南京康河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支持。

除了关注博物馆藏品研究之外,该项目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与传承。项目有关人员已连续四年在剑桥大学举办昆曲演出,演出期间邀请当地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并邀请英国艺术家前往中国江苏省(昆曲起源与兴盛之地)与江西省抚州市(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故乡)进行采风创作。这样的文化创意项目给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以“昆曲”为主题的、国际性的当代艺术创作平台。

“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的创新意义在于,它不仅传承了古代的昆曲艺术,为昆曲提供了演出展示的空间,而且也发起了多样化的艺术与文化创意项目,让昆曲更为“活态”地传承与发展。据悉,项目组除了与世界各国的画家合作之外,他们在未来还将与珠宝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绘本与图书装帧艺术家合作,让今天的艺术家也能够参与昆曲在新时代中的创作,让今天的年青一代也能欣赏昆曲的时尚之美,让昆曲在今天与未来都能可持续性地传承与发展。

3.双向互动的中外文化交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代表,昆曲近年来在海内外都获得了很高的关注。早在2001年,昆曲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也是最早被列入该名录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之一。在过去近20年中,昆曲的传承与传播成就斐然,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则需要更多的与“历史”对话、与“年青一代”对话、与“世界”对话。剑桥大学所参与主办的“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即是上述三重对话的实验项目。

欧美的学者与收藏家早就对中国音乐与戏曲抱有研究与收藏的兴趣。在欧洲与美国,相当多拥有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的博物馆都藏有一件或多件中国古代乐器。而这些乐器之中,很多都是昆曲表演中所使用的,例如,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乐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的明代象牙与木制琵琶、清代陶制洞箫等。这些与昆曲有关的博物馆收藏,有的放置在库房中,少为人知,有的被安静地呈现在博物馆展厅中,被剥离于它们的文化情境(音乐与戏剧表演)。

通过“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包括这次在剑桥大学博物馆举办昆曲文化遗产展,中英两国的昆曲艺术品收藏机构与艺术家们实现了合作共建,双方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联合推进了昆曲的研究与文化创意项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剑桥大学考古人类学博物馆研究员王子岚提到,相较于“单向性的”把中国昆曲推荐到海外,这样“双向互动”的资源共享型项目,有效地增进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及相互理解,在海内外吸引了更大的关注,获得更多的共鸣与互动。

4.昆曲与年青一代的对话

“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不仅通过在线收藏与展现历史文献、艺术品与活动信息,给中国昆曲提供了一个与“历史”对话与“世界”对话的机会,还让昆曲得以与“年青一代”对话。在过去三年中,来自5大洲10余个国家的近40位艺术家(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在欣赏过昆曲之后,根据他们对于昆曲的理解,创作了绘画作品。在今年的开幕式现场,更多年轻艺术家参与了昆曲主题创作。他们创作的过程,即是一场他们与中国历史的对话,是一场他们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对话,也是中国昆曲与世界的对话。

在开幕式上,观众们欣赏到了来自5大洲10多个国家的20多位年轻艺术家们在过去三年为“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所创作的昆曲主题作品。除此之外,活动组织方还用昆曲主题的陶瓷艺术品布置了精美的中国式茶席,并安排了《牡丹亭》折子戏演出,吸引了近百位嘉宾。又一次,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艺术家们受邀参与创作。他们因昆曲表演而获得灵感,在现场留下了很多速写的艺术作品。活动组织方表示,昆曲本身复杂的艺术形式已经远远超越了音乐,成为中国、剑桥乃至全世界艺术家和学生的灵感来源。

5.提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在展览开幕式上,多位英国学术界与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对这次展览与“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主席、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说:“我们的昆曲项目,除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之外,重点在于要引起中国年轻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不仅是因为昆曲本身具备巨大价值,也要借此提振起他们对中国文化、伟大历史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他表示,在全球化时代,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冲突经常发生,许多伟大的中国文化产物,如琴、茶、书、画、戏曲等,可以作为一种和平的媒介,让人们有兴趣去共同学习与欣赏,这是很重要的。

剑桥大学菲茲威廉艺术博物馆东方馆馆长林政晟表示,“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在英国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博物馆的成立,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该项目把受限于博物馆展厅、典藏在库房不见天日的藏品公之于世,让全世界有机会对中国昆曲以及相关乐器、服饰进行了解和更深入的研究。他说,这次展览在文化艺术的传承方面意义非凡,不仅把中国昆曲推向国际化,更让人能够透过外籍画家对昆曲的了解而反思——如何让昆曲在二十一世纪更全球化。

“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英方首席艺术家、英国皇家水彩协会前主席大卫·帕斯科特说,昆曲和其他伟大的艺术形式一样,会启发其他艺术家、表演家和艺术行业的从业者。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内容厚重,不仅是跨时代的恒久艺术载体,还能和当下社会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不断延伸出新的诠释。

昆曲演员现场表演。林卫光供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