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昆腔说寒云
袁世凯的次子名克文,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袁寒云对政治活动不关心,潜心于诗文、书法及昆曲。除善书法、诗词、收藏外,他还是京津清末民初时期的昆曲名票。
袁寒云雅嗜京、昆,他不但精通戏剧理论,写过评戏文章,还能粉墨登场,是京津地区的名票。他曾与欧阳予倩、梅兰芳、马连良、俞振飞等人同台演出过京剧、昆腔,听者言其演唱字正腔圆,不让名伶。民国时期的《游戏新报》,有他演《惨睹》(又称《八阳》)一折时的剧照,袁饰建文帝。剧照上还有范君博的题诗云:“有脚不踏河北尘,此身即是建文身。闲僧满腹兴亡史,自谱宫商唱与人”。由于此剧角色触及自己身世,被他演唱的沉郁苍凉,回肠荡气。方地山听之,为之潸然下涕。
大收藏家张伯驹在《春游纪梦》中,还记载了袁寒云多次饰演《惨睹》一折的故事。
一是,袁世凯改元称帝时,其兄袁克定疑寒云有谋建储企图。寒云乃恳请其父依清制,授其为皇二子以释兄疑。并篆有“皇二子印”,借此自晦以避祸。后来寒云在《惨睹》戏中自比陈思王,一则认为才华足与曹子建相埒,二则煮豆相煎同于子桓之迫害。
二是,张勋入京,集都下名角于江西会馆,演戏三日。克文采串昆曲《千忠戮》,名士诗人,揣摩风气,咸伏梅兰芳等谱曲,被之管弦,著于歌咏。《千忠戮》是李玉所做传奇,袁克文喜欢串演其中的《惨睹》一出,无非或爱唱词的词采,或对建文这一角色有特别的兴趣。此时,还定北海为教坊,奉克文克梁为传头,这是金台昆曲最盛的时期。
三是,袁世凯死后,袁克文再演《惨睹》,心境就大有不同了。张伯驹云:项城逝世后,寒云与红豆馆主溥侗(溥仪之族弟)时演昆曲,寒云演《惨睹》一剧,饰建文帝维肖……寒云演此剧,悲歌苍凉,似作先皇之哭。洪宪之后,袁克文饰演建文帝,于表演歌唱中注入了内心的苍凉之慨。刘成禺《寒云歌——都门观袁二公子演剧作》或许真的道出了寒云公子内心的隐衷:“阿父皇袍初试身,长兄玉册已铭勋。可惜老谋太匆遽,苍龙九子未生鳞。输革满盘棋已枯,一身琴剑落江湖。”袁克文串演《八阳》犹如登台说法,竟达到了台上台下的心灵沟通。“苍凉一曲万声静,坐客三千齐辍茗。英雄已化劫余灰,公子尚留可怜影。”
《八阳》演后,他又在《审头刺汤》中还饰演与建文帝角色完全不同的丑角——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势利小人汤勤,也有登场寄慨的含义,并寄托其“人情薄如纸,两年几度阅沧桑”的凄怆之感。两个剧后来就成了“名票”袁寒云的代表剧目,也成为当时一些圈子里议论的话题。
说袁寒云是“名票”并非夸张,徐凌霄在《纪念曲家袁寒云》(《剧学月刊》一九三三年二卷一期)中说他是“研音律,善昆腔之曲家”,“袍笏登场,能演能做之名演员”,他“度曲纯雅,登场老道,有非老票所能及”者,竟是度曲和登场两擅的全才。
袁寒云还和工于演剧的清皇室贵族溥侗一起,创立过票房“温白社”。“温白社”“一面会集曲友排演于江西会馆,一面与同好作文酒之会,讨论剧曲,兴趣弥浓。交换知识,研求有得,则笔而书之,以寄京园”。当时徐凌霄主持《京园剧刊》,上面登载过袁寒云对昆曲的研究文章,据徐氏说,寒云文章中对南曲昆系字音演变的梳理,对于“吴乡昆班,古法亦失”,“维教学者之歌尚有遵循,规矩因赖以不坠”的看法,对演剧“不可如俗伶‘泥’守成法,亦不可如妄人,任意‘乱’改”的看法,都自有见地。
“温白社”还集中了当时北平城里的“四大公子”中的溥侗、袁寒云和张伯驹,而有资格到社中教戏和配戏的伶人,也都非闲之辈,如袁寒云与王凤卿合演《审头刺汤》,与程继仙合演《奇双会》,与溥侗、张伯驹,以及名伶九阵风、钱宝森、许德义同过台。他表演追求高贵风雅,选择的戏码也有偏向要传达某种意绪的考量。即使衣冠优孟,也是“出入乐府,文采灿然”,“随所妆演,无不摹拟曲尽。宛若身当其处”
对于这段往事,张伯驹还记载了袁寒云演昆曲的几段趣事:
“洪宪前岁,先父寿日,项城命寒云来拜寿。时寒云从赵子敬学昆曲,已能登场,但不便演,介绍曲家演昆曲三场,后为谭鑫培之京戏,时已深夜,座客皆倦,又对昆曲非知音者,乃忍睡提神,以待谭剧。” 洪宪前岁,系指一九一五年,那时袁克文对戏曲最为迷恋,虽然昆曲在京城已鲜有问津者,但袁好此不疲。在张伯驹父亲寿辰时,他连演三场昆曲,台下观客“忍睡提神”“陪看”,只为袁捧场,其实等待的是谭的京剧。
袁寒云演《审头刺汤》一剧时,自饰汤勤。回看龙虎英雄,门下厮养,有多少忘恩负义之事,不啻现身说法矣。
袁世凯死后,袁寒云公开开始“票戏”,曾在北京新民大戏院与陈德林合演《游园惊梦》。票友借台唱戏是要自备费用的,袁克文唱这两场戏,据说他花费了三四千银元。按照当时评论家的认识,袁克文的拿手好戏是《长生殿》、《游园惊梦》。
1931年袁克文死于天津。有人说,天津西沽是寒云埋骨之地,也有人说他葬于杨村。袁寒云一生交友无数,除笔墨文翰、筵宴冶游之交外,还有许多真心实意的朋友。当其病殁时,据唐鲁孙说“灵堂里挽联挽诗,层层叠叠,多到无法悬挂”。
张伯驹所书挽联为:天涯落拓,故国荒凉,有酒且高歌,谁怜旧日王孙,新亭涕泪;芳草凄迷,斜阳暗淡,逢春复伤逝,忍对无边风月,如此江山。
梁众异的挽联为:穷巷鲁朱家,游侠声名动三府;高门魏无忌,饮醇心事入重泉。
黄峙青留下挽诗一首,其中有:“风流不作帝王子,更比陈思胜一筹”两句,最为人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