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诗人佟鋐与《桃花扇》的刊刻出版

今年的5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布昆曲艺术被选为第一批代表作十周年纪念日。昆曲的发展与天津有着紧密联系,特别是昆曲名剧《桃花扇》一书的刊刻发行,就有天津诗人佟鋐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孔尚任之《桃花扇》原本前,有“云亭山人”漫题之“本末”一节,云:“津门佟蔗村者,诗人也。与粤东屈翁山善。翁山之遗孤,育于其家,佟为谋婚产,无异己子,世多义之。薄游东鲁,过予舍,索钞本读之,纔数行,击节叫绝!倾囊橐五十金,付之梓人。计其竣工也,尚难于百里之半,灾梨真非易事也。”

这里点明,《桃花扇》的刊刻出版,是得到了天津诗人佟蔗村的倾囊相助。

“云亭山人”系孔尚任的别号,是孔子的第五十四代孙。康熙年间任国子监博士,因写作《桃花扇》引起康熙帝及其左右的不满,终因一件疑案被罢官。

孔尚任与天津的佟蔗村和查为仁私交甚好,曾来津到佟氏之“艳雪楼”与查氏之“水西庄”客居,并与津门诗人、名士吟咏唱和,讨论传奇创作,互为知己。

孔尚任罢官回到曲阜石门山老家的六、七年后,遇到津门诗友佟蔗村来访,此时,孔已生活拮据,难以刊刻《桃花扇》。佟氏在孔家索读了《桃花扇》,不仅击节叫绝,遂决定出囊资助孔尚任刻印此书,因在游历中,囊中仅有五十金,佟氏倾其所有,交付刻工刊刻。有了佟氏的资助,《桃花扇》这部传奇奇书才得以问世。

说起佟蔗村,许多人都知道在天津红桥区有一个叫做“佟家楼”的地方,与著名的“水西庄”隔运河相望。“佟家楼”其实是个风花雪月的私家园林,是佟鋐的居所。佟鋐字蔗村,时人常以其字称之。“佟家楼”本来叫做“浣花村”,被天津人叫俗了,因此称做“佟家楼”。“浣花村”内最著名的就是“艳雪楼”,为当时津门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还是大江南北风流名士经常造访的场所,因此风靡一时。

佟蔗村一族在清朝初期贵极一时,一门出过皇后、国舅、宰执等多位皇亲贵戚,当时有“佟半朝”的称号。雍正朝著名的权臣隆科多,就是佟家另一支嫡派子孙。到了雍正五年十月,因皇室继承权斗争,雍正帝下令查抄了佟氏隆科多家族,佟鋐一族也受到牵连。

佟鋐遭此变故,遂无意仕途,他拒绝了朝廷委派的国子监通判职务,移家至天津,购买土地,构建私家园林,“浣花村”因此与“水西庄”一起,成为雍正、乾隆年间津门一处风雅场所。佟氏遂隐居在运河之滨,成为布衣才子。

佟宏为人仗义,好交游。清初的著名文人孔尚任、屈大钧等都曾是佟家坐上客。屈大钧,字翁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屈病殁后,佟氏收养其子,视为己出,还为其谋得婚产,由此可见佟氏之为人。

孔尚任也是侠义之士,得这些好友资助后,不忘这些旧友的情谊,即在其书题跋中,专门提到佟宏游历到山东,在孔尚任家做客,见其窘迫,遂出资为孔尚任刊刻《桃花扇传奇》一节。有了孔氏的这段文字,《桃花扇》刊刻发行的情节才得以知晓天下,而天津诗人佟鋐为昆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由此被人得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