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汪世瑜,眼睛依然有舞台上的范儿。眼神不泄,人就显得神清气足。记者在他的房间里看到,桌上摊着资料、稿纸和眼镜,还有他之前撰写的论文。这位国宝级的昆曲巾生魁首虽然退居幕后,却仍在忙于研究和传播昆曲艺术的魅力。

白先勇重整青春版《牡丹亭》得他之力甚大。但汪世瑜也直言,1986年,他和白先生在一起谈起昆曲时是很无奈的:大家的心都很浮躁、静不下心来看戏,昆曲如何倡导?

青春版《牡丹亭》出台后,以高校学生为主推对象,这个观众群属于能“静下心来的人”吗?汪世瑜自有看法。“学生头脑空闲的东西多,有新的事物容易接受。他无非是求知、学习,这个过程中你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现在的关键是我们想给他们什么。”

他举例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公演时,一个法律系一年级的女生看得入了迷。之后剧院到天津演出,她又借探亲的名义跟到天津,躲在后台连看了3场,“她就这么变成了昆曲迷,去年她参加央视的某赛事时,才艺秀就是唱昆曲”。

汪世瑜说,昆曲最好的东西不是在舞台上呈现的,而是在舞台后面。“高校行都是在非专业的剧场演出,困难是有,但一来靠本子,汤显祖的剧本确实经典,二来是看表演”,所以他并不担心相对简陋的场地会对推广昆曲有多大的影响。

记者问他,如果有人抱着猎奇或是附庸风雅的心态来看戏,会不会不高兴。他显得十分坦然:“不会不高兴,因为这是必然的。”

“在四川大学演出时,一下挤进7000人,肯定有超过90%的人连昆曲是什么都不知道,他肯定是听人家说过,来看看。但是只要有人进来看,看过之后总会吸引一部分人。就像于丹说昆曲,她不指望讲了以后大家都来看,只指望大家能多少了解一点昆曲,目的就达到了。”(记者/翟晓林 通讯员/陈雯)

(摘自 《长江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