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的旧上海是一个繁华都市,戏曲、电影等中外各种艺术形式都在这里汇聚。当时京剧风行全国,梅兰芳、周信芳等“大老板”的社会影响甚巨,通常是锣鼓响处,万人来观。对这样的场景,幼年的计镇华并不陌生:“我小时候就非常崇敬梅兰芳他们,用现代话讲就是他们的‘粉丝’。”
1943年,计镇华生于上海,幼年就喜欢京剧,六七岁时,在为抗美援朝而举行的义演上,他还曾登场献艺演唱京剧,但对于昆曲却一无所知。1954年的某天,邻居带来了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招生的消息,父母就送他投考了。入学后,他初随沈传芷习小生,后来听从师长的建议,改从郑传鉴、倪传钺学老生。1961年7月,计镇华从训练班毕业,进入了京昆实验剧团,主演了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琼花》,饰李玉和、洪常青。文化大革命期间,昆曲被完全禁止,他也被调入京剧样板戏剧组。作为一个昆曲演员,他与自己的专业隔绝了,但考虑到一同从昆曲班毕业的同学们有的下了工厂,有的去了外地,他还是很幸运的。197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计镇华成为其中的一员。那时上昆排演了许多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如《十五贯》、《烂柯山》、《蔡文姬》、《钗头凤》等,都非常受欢迎。在这些剧目里,计镇华起到了担纲作用,他说:“当时我们全国各地到处跑,红遍大江南北。”
记者曾看过他塑造的不少形象,像《弹词》的李龟年、《扫松》的张大公、《寄子》的伍子胥等,扮相清秀刚正,嗓音苍劲雄沉。日前,计镇华到北京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记者得以和他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谈到昆曲的现状,计镇华说:“演员的表演水平要提高,基本功的训练要加强。戏曲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表演必须有技艺,否则就没有表现力,无技不艺,无艺不技。”对此,计镇华有切身感受。他提到,在昆曲演员训练班学习的7年,印象最深的是练功,“扳腿弯腰,像受刑一样。看到电影《霸王别姬》的练功情节,特别能勾起我的回想。”在上昆根据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改编的昆剧《血手记》中,计镇华担当主演,其中有许多开打动作。作为文戏演员,他从艺以来没太演过武戏,但正是在学校“把子功、毯子功、走边、起霸”等练功打下的基础,使他样样拿得起来,所以他至今感激老师们的严格要求。“现在戏校对基本功的训练太少了,一些演员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够严格。”他还特别提到,剧目的积累要靠演出场次,演员也特别需要舞台的磨练。他说,“没有演出是不行的,当初老师教的戏,一搁就没了。前辈大师像梅兰芳,一年到头几乎都在演出,周末还要加日夜场,只有天热的时候有几天‘歇夏’。现在我们呢?一年演出不过百场,其中还包括了到大学讲课这样非正式的演出。”
谈到昆曲改革问题,计镇华认为:“改革要有度,要符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