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去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被称为"百戏之祖"的中国昆曲名列榜首。联合国给予昆曲的尊贵身份,对于中国昆剧而言,无疑是一顶荣耀的桂冠;面对昆剧的现状,辉煌的荣誉又变成催人奋进的号角。最近,从北京传来好消息,新编历史昆剧《班昭》被授予戏曲界的最高专家奖项---中国戏曲学会奖,班昭的扮演者张静娴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位列世界三大古典戏剧的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早已成绝响,惟有兴起于14世纪中叶的中国昆曲至今仍在舞台上焕发光彩,这背后,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昆曲人的艰辛传承和不懈努力。事实上,这门古老艺术在近代已日受冷遇,难以为继,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植才让一息尚存的昆剧重获新生。1956年一出《十五贯》轰动了全国,《人民日报》发表了"一部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评论文章。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和"传"字辈老师的悉心培育,更让昆曲在20世纪60年代拥有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青年演员。1978年成立的上海昆剧团云集了当年"昆大班"、"昆小班"的佼佼者,享有"七梁八柱"的美誉,无论是晋京汇演,还是海外巡演,所到之处皆引起极大轰动,好评如潮。首次赴台演出,就被当地媒体赞为"可视为一切戏曲团体的典范"。
进入90年代,这批艺术家纷纷进入知天命之年。接班人的问题,成为困扰上昆的头等难题。因此,当1993年昆三班学员---时隔30多年后的又一批昆曲专业演员从戏校毕业、分配进团的时候,上昆的领导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此后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这批青年身上;老演员在演出之余,还投入教学第一线。
为了昆曲艺术的未来,老艺术家全情投入了教学事业。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都有老师,每人最少带2名青年演员,最多的带了6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艺术家不存狭隘的门户之见,反而鼓励学生多拜老师。曾有人就青年旦角演员沈丽的"师承"发生争论,有人认为她的娇俏风韵像梁谷音,有人则坚持认为那份闺阁气质只有出师于张静娴,而事实上,这两位名家都是沈丽的老师。在整整一代艺术家的群体力量哺育下,这批年轻人终于在世纪之交挑起了上昆的大梁。
人才要培养,也要"留住"。事实上,当年昆三班50多名学生,毕业不到几年就走了一半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昆曲过于"利薄"。如何让剩下的二十多人抵御种种诱惑,坚守在尚比较清冷的昆剧舞台上,上昆领导煞费苦心。团长蔡正仁"留住"张军的例子最为典型。刚进昆团的时候,张军除了在团里演小生,还在外唱歌跳舞"走穴"。蔡正仁知道后,非但没有批评,反而说:"你会唱歌跳舞,这很好;只要你分清主次,团里不会干涉。"这样两头奔忙了几年,张军意识到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取舍。这时,蔡正仁找张军谈心:"唱歌跳舞最多是十年的事,而昆曲却可以、也值得你干一辈子。"如此循循善诱,终于让这位禀赋极佳的时尚青年选定了昆曲为终身的事业,并为昆剧走近青年、走进校园,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前不久张军在逸夫舞台举办个人专场。面对演出的盛况,看到剧场里来了许许多多的青年观众,蔡正仁的眼睛湿润了。他激动地说,尽管昆剧的现状是喜忧参半,但入选"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昆剧的振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为了让沧桑几度的昆剧在新世纪的曙光下再现辉煌,新一代上昆人正在崛起,他们不但传承昆曲的技艺,更秉承了他们的老师为发展昆曲不遗余力的精神。
(《解放日报》 记者 吴海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