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风尘仆仆,奥、德、俄三国四地辗转,8场演出十余场导赏普及活动场场爆满,上海昆剧团迄今最大规模的欧洲巡演于俄罗斯当地时间昨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画上圆满句号。从连年找机会“走出去”到收到高规格艺术节的邀请,从担心票房不佳到对方迫不及待邀约下一次来访,从观众听不懂到当地媒体用“致敬”二字来赞扬,上昆扎实地展示出昆曲这张文化名片的卓越魅力,上海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更熠熠生辉。

市场走俏

如今,在海外演出中靠武戏撑场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次亮相德国柏林艺术节的全本《临川四梦》就是最好的证明。2天4场的密集演出,就算是在国内都不常演,更不要说在语言不通的德国。艺术节主席、艺术总监托马斯·奥伯伦德在与上昆敲定演出安排后一度非常担心,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怎么卖掉连续4场的中国戏曲演出?

第一场《邯郸记》开场后,托马斯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不少欧洲人穿着中式服装走进剧场,最终上座率达到了九成,欧洲观众的比例达到了95%,此后的3场全部如此。很多观众特地从英国、意大利、芬兰等国家赶来,并且看齐了“四梦”。次日晚末场《牡丹亭》更是让现场气氛到达了巅峰状态。

巴伐利亚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马蒂尔斯看完演出后表示:“最让我惊讶的是音乐和唱法的配合,没有喧宾夺主,令我震惊。这些皆大欢喜的结局也让人欢喜。”德国知名汉语学家李雅娟也说:“这里的昆曲演出特别少,上昆到柏林来机会难得,相信即使没看过戏曲的观众也能感受到上昆的高水准,我真希望你们能再来。”

培养新人

这次欧洲巡演,上昆大胆启用了沈昳丽、黎安、罗晨雪、陈莉、张伟伟、卫立等一批昆三昆四昆五班的优秀代表。其中,黎安和沈昳丽是白玉兰奖和梅花奖双奖得主,罗晨雪则是去年白玉兰奖得主,今年,黎安、陈莉主演的3D昆曲电影《景阳钟》斩获东京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奖”,2年前上昆针对“五班三代”的完整人才梯队采取的“三好”举措成效显著。

密集的行程安排让演员顾不上倒时差就马上进入剧场走台,舞美人员每天要在剧场待16小时以上,才得以完成柏林2天4场演出的翻台。演出结束,上昆的演职人员将舞台后台、化妆间、服装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上昆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着所到之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下一次的合作,也许就会从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触发。

品牌打造

此次全本《临川四梦》第一次被带到海外观众面前,上昆团长谷好好将此归结为国力的强盛,让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多年海外观众的培育,让中国戏曲在国际戏剧界的地位逐年上升。对于欣赏戏曲的海外观众来说,戏曲可以比歌剧丰富,可以比话剧动听,成为一种综合美的展示。而既不懂戏也不懂中文的人,也可能纯粹地被华丽的服饰或繁复的头面首饰吸引,从而走近戏曲。

柏林演出次日,德国《每日镜报》大篇幅报道了上昆到柏林的演出,并以“致敬,中国昆曲”为主题。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陈平特地带来了一份报纸赠送给谷好好,他表示,在柏林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每日镜报》用“致敬”二字来形容中国戏曲。真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来自上海的昆曲艺术,深深地征服了每一站观众。(记者 赵玥)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