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昆剧团在京演出《长生殿》、《邯郸梦》、《玉簪记》、《蝴蝶梦》以及若干经典折子戏,再度把昆曲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带到人们眼前。昆曲的薪火相传,不仅有赖于“申遗”成功带来的社会关注,也与20世纪50年代的一出关键剧目《十五贯》有关。
◆无声戏
清代花雅之争后,京剧崛起,昆曲逐渐走向衰落。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在他《唱曲要解》中说:“先父初习度曲,其时能知唱法者,已寥寥无几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范围内几乎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
1955年春天,袁牧之和丁玲在杭州疗养期间,发现了浙江国风苏昆剧团这一硕果仅存的职业昆曲演出团体。他们看完演出后,马上找到文化局,希望能争取一些资助。但结果令人失望,对于国风这样的私营剧团,只能由它自生自灭。经过他们的积极奔走,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的田汉亲笔写信,交给浙江省省长沙文汉,邀请国风苏昆剧团晋京。这才有了《十五贯》的改编和演出。1956年4月,国风剧团改名为国营浙江昆苏剧团,踏上了进京演出的路途。在北京的演出竟十分轰动。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把昆曲和《十五贯》推到了舆论的极点。
当时,北京、天津、沈阳等大中城市的京剧、评剧、川剧、话剧等11个剧种争相改编演出《十五贯》。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昆剧院团。昆曲就这样复活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国风”最初并不唱昆曲,也不在杭州。抗日战争时期,山河疮痍,民不聊生,昆剧演出团体仅存金华地区半职业性的“民生乐社”,以苏滩艺人朱国梁领班的“国风新型苏剧团”(被称为半副昆班)。“国风”最初唱苏剧而不唱昆曲,在上海“大世界”等场所演出。
传字辈艺人周传瑛在“仙霓社”解散后,一度充当“拍先”糊口。民国32年(1943年),经过师兄王传凇的引荐,加入国风苏剧团,随剧团在苏南、浙北一带农村集镇演出,开始了艰难的“江湖班”的卖艺生涯。当时“国风”深受观众欢迎的五本大戏《活捉张三郎》、《活捉王魁》、《还魂记》、《西厢记》、《贩马记》,除《活捉王魁》外,都是苏、昆夹唱类剧目。由于传字辈艺人的不懈努力,昆曲才衰而不绝,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
当时,考虑到昆曲发源地是在江苏昆山,“国风”的演员有不少是出生在苏州的传字辈艺人,他们曾经试图投奔昆山和苏州,在那里注册登记,正式成立“国风苏昆剧团”。但由于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以种植稻麦油菜为主的昆山,经济力量很薄弱,再加上在县里任职的都是渡江南下干部,他们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