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春”满京师校园
赵文娟
四百年经典,今唱红校园
4月13日,随着一句“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苏州昆剧院担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师大上演了3天,每天演3个小时,场场爆满。到场的人中,既有师大的学生,也有外国朋友,更不乏来自校外的戏迷,还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背着书包前来的小学生。唱戏的动情忘我,听戏的更是如醉如痴,“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四百年前的青春之梦,不禁让人感叹于人世沧桑,大多听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也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至爱遂鸳盟。”此番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由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他们“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对原剧剧本只删不改,全本的55折保留了27折。演出选了200多套苏绣和手绣的戏服。在现代西式舞台上,有灯光效果,但不显得突兀,选择传统的表演方式,但又不泛用现代手段。
青春版《牡丹亭》已经在苏州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了演出,今春北京地区的巡演选择了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随后青春版《牡丹亭》还将到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巡演。白先勇说:“昆曲没有年轻观众就没有希望,尤其是大学生。”巡演在大学校园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打破了“青年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惯例,吸引了无数年轻学子,赢得了他们的掌声和赞誉。
美丽的古典,青春的现代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了“昆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座谈会。北师大文学院的李国英、邹红、郭英德等教授高度评价了青春版《牡丹亭》,认为其在演技、造型、剧本、服装等各方面在很好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出了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艺术革新。白先勇先生和剧组的主创人员,以及男女主角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就青春版《牡丹亭》剧本及演出,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每个人都有或曾有过自己的青春,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爱情的神话,《牡丹亭》就是一部歌颂青春和歌颂爱情的戏剧。白先勇提出“青春版”的概念,他说有两个意思:“一是借这部经典戏来培养新的演员,因为只有经典大戏才能吸引他们;二是培养年轻观众,这部戏本身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演员、观众、戏本身都是青春,年轻人有兴趣,其他人也不排斥,老年人看了怀念青春,中年人看了感慨青春,很多年纪大的观众还掉泪,王蒙的夫人就是这样,著名演员卢燕看了也掉泪。”人们都认为,这出戏“爱得太美了”,虽然时空流转,四百年光阴已逝,然而现代社会,人们尊崇的仍然是这种勇敢、纯真和美好的爱情。
永恒的青春,永远的昆曲
享有“百戏之祖”美誉的昆曲,浓缩了中国古典文学、歌舞、戏剧乃至美术、杂技多种艺术成分,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浓缩、最活灵活现的载体,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在高雅艺术知音渐众的时代里,在人们对芭蕾舞、交响乐等西洋艺术兴趣越来越浓的现状下,美丽的昆曲曾一度濒临失传。
2003年全国政协京昆室曾经组织了一个为期10天的专题考察团,赴长沙、杭州、苏州、南京等地,对全国昆曲艺术的现状作实地考察。2004年的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与全国政协常委叶朗曾联合递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大昆曲抢救与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的大会发言。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并分别作了重要批示。
由明代的大剧作家汤显祖所做的《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牡丹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这次由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还将在全世界进行巡演。
昆剧是世界性的艺术,是糅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学等艺术成就的最精确、最精致、最精美的艺术,走过现代的演绎与诠释,这门古老的艺术必将永葆青春的喜悦和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 《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