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辄数百元,数千元甚上万元超越普通老百姓承受能力的高票价,不仅制造群众文化市场的虚假繁荣,助长了舞台的奢侈浪费之风,同时也在挑战社会和谐。
■ 艺术,是人民的艺术,舞台,是人民的舞台,而不应沦落成少数人“豢养”的艺术、甚至成为人情交易的舞台。
朋友错过了5月中旬“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北京的纪念演出,我安慰说,没关系。听说“厅堂版”《牡丹亭》从5月18日起将长期在京驻演,要看很是方便。结果,一查票价,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最低票价580元,最高票价12000元—一张最普通的票就占北京城乡居民一个月大半的收入,而一张好一点的票则抵得过一位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
原来,长期驻演北京的这个《牡丹亭》是“厅堂版”的,专门针对所谓的“金族”奢侈消费的,回归明清时期的“家班”享受,同时还准备了数万元票价的包间。
策划方进行演出市场的细分,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昆曲,作为全世界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它同“钱少住招待所,钱多住五星级宾馆”这种纯粹的商品分层消费不同。作为文化遗产,它虽然具有经济学上稀缺性特点,但同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是典型的公共资源,票价的制定不能单纯依赖价值规律,更不能被一些人当成“摇钱树”。
有人说了,昆曲,过去本来就是贵族的享受,如今的厅堂版是“传统回归”,是还原汁原味的高雅艺术。这不禁让人想,以奢华为表征,以“贵族”为目标群,它要还原的是谁的传统?如果,绝大多数观众被挡在“厅堂”之外,这种还原是否真有意义?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就如此高价地豢养在少数人的“厅堂”里吗?
昆曲本是一种濒危艺术,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与各界人士的努力下,使之申遗成功并焕发生机,十分不易。人民群众对昆曲的喜爱也在不断积累。然而如此高票价一出,显然是以这个脆弱的遗产作为名头,大做生意经。很多本来对昆曲抱有一点期待的观众,可能就此被挡在了“厅堂”外,这也不利于昆曲本身的保护。
这也让人联想到,我国文化演出市场票价虚高长期得不到解决。早有专家指出,在美国、乌克兰、日本等国家,一场演出的平均票价一般保持在国民月均收入的1/20以下。而在我国,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场演出门票,通常需要花费500元以上,相当于一般教授工资的1/6至1/8。结果是,剧场演出成了“阔少文化”。
电影票也是如此。数据显示,在英国,看一场电影只需3-5磅,约占英国居民人均月收入的1/400—1/600。而在中国,一张电影票一般都在50或70元左右。按2006年北京人均月收入为1667.64元计算,一张电影票要占收入的1/30—1/40。所以,有人说,过去老百姓用1斤鸡蛋就可以换得10
场电影的观赏权。现在至少要用5斤猪肉的钱,才能看一场电影。
即使综合考虑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中外消费结构的不同,这种巨大差距也是不言而喻的,也难怪很多民众抱怨:中国文化演出市场其他的没跟世界接轨,惟独价格是接轨的。
2006年《求是》杂志刊文指出,高票价已成为中国文化市场发展的拦路虎。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高票价必须治理。
的确,动辄数百元,数千元甚上万元超越普通老百姓承受能力的高票价,不仅制造群众文化市场的虚假繁荣,助长了舞台的奢侈浪费之风,同时也在挑战社会和谐。
艺术,是人民的艺术,舞台,是人民的舞台,而不应沦落成少数人“豢养”的艺术、甚至成为人情交易的舞台。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