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温州剧作家张烈创编的昆剧《比目鱼》近日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这已是温州剧作家张烈继去年的三个剧本之后,第四个得到文化部资助排演的剧目。
自2005年开始,由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开始实施,国家计划在5年内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抢救和保存珍贵资料等系列活动。
温州剧作家张烈改编的剧本《张协状元》得到了曹禺剧本奖、文华剧目奖等国家最高奖项后,名声大噪,外地昆剧团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去年,他创作的三个剧本《公孙子都》、《湘水郎中》、《小孙屠》等,都被文化部列入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并为各剧团争取到了可贵的经费。湖南省昆剧团继《湘水郎中》之后,再次邀请张烈操刀,创造性改编了李渔的《比目鱼》。
清初剧作家李渔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是昆曲通俗化的倡导者,他在《闲情偶寄》中即提出,“戏文作于读书人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被当时的一些文人斥责为“鄙俚无文”,但他贵浅显的主张为当时挽救昆剧颓势作出了贡献。他的剧本《风筝误》民国时温州的永昆还在搬演。张烈将李渔的剧本《比目鱼》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讴歌爱情,并阐述了戏的功能。在昆曲作为文化遗产日渐衰落的今天,有特殊的意义。(包璇漪)

(摘自 《温州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