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大家心目中嫡嫡亲亲的孔姐姐去南艺做讲座啦!南艺逸夫图书馆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没抢到位子的同学就站在过道两边,听孔姐姐分享自己从艺近四十年来的体悟和感受。

孔爱萍老师12岁进戏校,经过3年基本功训练后分入闺门旦行当,由“昆曲妈妈”张娴老师开蒙。后被送至上海戏校上海昆剧团,跟张洵澎老师一对一传承。毕业进团(江苏省昆剧院)后,跟随张继青老师学习。

昆曲讲传承,和西方艺术体系不同,中国传统的昆曲讲究口传心授,通过模仿、练习,熟练后的不断打磨,成为自然。传承有两种方式——科班和一对一。孔老师分别指出,科班的好处是整体的,画一为零;而一对一的好处是,个性比较强。

古典艺术之间是有互通的,昆曲之美背后其实蕴藏了很多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手势参考佛教里的观音手,身段、气息则来自中国的太极。为了让在座的学生们理解昆曲程式,孔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行当(生旦净末丑)和四功五法(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表)。还示范了旦角在不同年龄和状态中手腕位置的高低和松紧程度,生角虎口的不同暗示了角色身份的不同,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昆曲的讲究。

之后孔老师以杜丽娘、陈妙常、杨贵妃等昆曲闺门旦经典角色为例,为同学们展示了不同角色的舞台呈现。同样的身段、唱词,到了不同的人物身上,是有不一样的节奏的。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处理也有所不同,同一折戏每一场演又不同。

不同的闺门旦首先体现在眼睛的线路图上。杜丽娘清纯的大家闺秀,她坦荡天真,故而眼睛平视;陈妙常不自信,因而斜向,她把耳朵当眼睛;百花公主的视线则是跳跃的,因为她是敢爱敢恨的女将。另外,角色的声音塑造也不一样。陈妙常因为自卑,故而声音是出去了又收回来的;而杨贵妃,身份高贵,声音要宽亮,大气,圆润,也要甜,如果过于娇媚不够大气人物也就不对了。

孔姐姐还表示,“理解”是比“苦练”更重要事情。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解明白再勤奋,而不是盲目的。因此,她特别感谢张洵澎老师对她的指导,让她透彻清晰的理解舞台上举手投足的缘由。这也就是为什么孔老师的舞台呈现都与角色完美熨帖。

讲座尾声,有同学向孔老师提出了关于“传统戏和跨界”这一个屡被热议的问题。孔老师给出了她的答案——立足传统,不断跨界。她说,跨界就像海绵,能学到别人的东西,从西班牙的弗拉明戈合作,可以学习节奏和即兴;在和无极乐团《一色一香》的跨界中,能够学习禅的气韵。但是最重要的是,首先守住传统,然后再跨出去。

错过本次南艺讲座的小伙伴们也不用难过。作为南航大学的兼职教授,11月14、17、21、24、28日18:45-20:30,孔老师都会在南航大学江宁校区1号楼10308教室,进行本学期昆曲选修课的授课。有兴趣的可以去蹭课哟。

另外,12月17日14:00,暌违八年,孔老师再次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并且将会为大家带来传说中的《“大”寻梦》。(相关阅读>>>为什么一定要看『大』寻梦?)

演出剧目:《牡丹亭·寻梦》(“大”寻梦)
孔爱萍、孙伊君

《雷峰塔·断桥》
孔爱萍、钱振荣、蒋佩珍

特邀助演:《水浒记·借茶》
李鸿良、顾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