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人类体魄美的极限,另一个是人类精神美的极致———奥运与昆曲,这两种不搭界的东西,在第29届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催化下,将在2008年的北京有一次破天荒的因缘际会。
白先勇、于丹等文化名流加盟策划,中国昆曲装扮人文奥运
注入昆曲美丽元素,2008年的人文奥运必会少去一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缺憾;而沾上奥运会冲天喜气,“百戏之祖”的昆曲或许也能服下一剂重返青春的 “还魂丹”。至少,当奥运会大幕闭合,走出狂欢的人流中,会有少量中外观众蓦然记起:原来世上还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
在陕西黄土地土生土长的张艺谋要是有机缘接近昆曲,他自会明白,比秦腔更瑰丽、更古老的昆曲更有资格成为中华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亮相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让世界为之惊艳。就在得知北京奥组委向全国征集开闭幕式节目方案时,南京钟山昆曲社社长徐立梅女士按捺不住公益热情,写信给张艺谋、陈凯歌、季羡林等导演组和顾问组成员,力陈昆曲贵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至尊品位。北京奥组委已将这一民间建议提交方案组重点讨论。
不管“空谷幽兰”的昆曲最终能否在奥运会开闭幕式微露容颜,国内硕果仅存的几大实力派昆曲专业院团都不约而同地瞄上了2008年奥运会这一特殊档期,欲借东风大秀昆曲。半月谈记者最近独家了解到,北方昆曲剧院、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昆剧院、上海昆剧团这四大昆曲院团将分别在京轮番竞演四大古典爱情名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一些文化名流如白先勇、余光中、于丹、靳飞等也友情加盟策划。2008年,昆曲幽兰注定要第一次集中向海内外观众“姹紫嫣红开遍”,可望为人文奥运备下一席东方文化盛宴。
中日版、青春版《牡丹亭》,两朵“牡丹”竞相为奥运开放
多年不遇的大雪降临姑苏城,苏州昆剧院内一树黄腊梅早早喷绽几枝冷艳。排演厅内,由苏州昆剧院、日本松竹公司、北京梦花庭园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昆曲《牡丹亭》连日密集彩排。玉笛暗飞声,坂东玉三郎舞动杜丽娘的裙裳,时而娇羞欲语春风,时而幽怨遥寄秋月,怨而不怒,哀而不伤,颇得当年梅兰芳大师的遗风神韵。
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在本国久享“日本梅兰芳”的盛誉。“德不孤,必有邻。”迷上中国昆曲的坂东玉三郎接受半月谈记者专访时通过翻译表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他此番试演昆曲将尽力跨越语言障碍,以至静至柔之美取胜,引人领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东京大学特任教授靳飞先生很乐意担当这次中日文化交流的“媒人”。他向半月谈记者透露了尚未公开的中日版《牡丹亭》演出信息: 2008年3月6日起,在日本京都连演20天;5月6日起移师北京湖广会馆,再演10天。“我们还争取到在奥运会举行的8月份,在北京上演中日版《牡丹亭》。届时,世界政要如普京、布什及其家属都会来北京看体育比赛,日本贵宾不仅要看赛事,还会欣赏中日版《牡丹亭》。”
梦花庭园文化传媒公司总监耿直先生特别介绍,由国际戏剧大师出演和恢复男旦传统,是中日版《牡丹亭》的两大看点。国家京剧院青年旦角演员刘铮先生在剧中扮演《写真》一折的杜丽娘,他对半月谈记者感叹道:“坂东玉三郎扮上妆后的表演太有东方韵味了,我在旁边观摩,经常被他带入庭院深深的古典意境中,几乎忘了台上轻移莲步的花间美人实际是位年近花甲的男子。”
2008年,令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兴奋的是,本院将有两朵“牡丹”在北京为奥运会绽放。除了中日版《牡丹亭》,另一朵便是近两年渐为公众热议的青春版《牡丹亭》。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贵人相助,青春版《牡丹亭》四海走红,演出已突破百场。蔡少华院长告诉记者:“2008年,除了情人节那天在北京展览馆剧场进京献演青春版《牡丹亭》外,我们还要在奥运会开幕式的第二天,再度携此剧进京,为昆曲高山流水广觅知音。”
元大都遗址首演《西厢记》,《关汉卿》给“浪子班头”过寿
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昆曲专业团体,北方昆曲剧院去年刚过罢建院50周年生日庆典,院长刘宇宸今年又有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北京元大都遗址首演“大都人”王实甫的元杂剧压卷之作《西厢记》,借张生、崔莺莺旷世之恋,让前来观看奥运会的海内外公众共享“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力矫时下对经典乱改乱编的浮躁风气,刘宇宸院长称这个元大都版《西厢记》对原著只缩不改,全剧21出,以上、下本连演两个晚上。他们还破译出乾隆年间叶堂的纳书楹西厢记全谱,演出样式也力图再现当年大都勾栏杂剧原貌。可以看出,从剧本、剧场到曲谱、舞美,元大都版《西厢记》都在倾力创造一大看点:古香古色原生态。
另一大看点则是邀请于丹介入该剧策划创作。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讲论语心得而一跃成为文化红人之际,突然转入曲高和寡的昆曲,这让外人有些诧异,但对于于丹却是自我心灵的自然召唤。在《于丹·游园惊梦》一书中,她从梦幻之美、深情之美、苍凉之美、风雅之美等7个视角细说了与她结缘30年的昆曲之大美。
对于这次参与《西厢记》的策划制作,于丹表示诚惶诚恐,本来想推辞,但听说有着600年历史的昆曲在全国从业人员目前只有600人,心里很难受,因此乐意为昆曲义务吆喝。“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除了上、下本《西厢记》,北方昆曲剧院还将携新编剧目《关汉卿》走进人文奥运。“2008年,恰逢关汉卿诞辰800周年,也是他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50周年。这位生活在元大都的伟大戏剧家,不仅是北京的,中国的,而且应当是世界的。”在剧中扮演关汉卿的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振义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音色明澈自然、表演清新脱俗的巾生名角自信能演好“浪子班头”关汉卿。王振义对记者坦言:“与田汉的同名话剧相比,我们不突出关汉卿的反抗性、革命性,而以关汉卿与珠帘秀的惺惺惜惺惺的友情、爱情为主线,侧重从人生价值取向的全新角度切入。在元代等级社会,关汉卿与珠帘秀,一个是知识分子‘臭老九’,一个是戏子‘贱老八’。终于一个偶然的机遇,关汉卿当了医官,珠帘秀脱籍从良。但这时,他们又双双感悟,自己生命的光华其实注定就在写戏与演戏之间,‘今生唯在戏中活’。塑造这一悲剧性大人物,对我无疑是一次新挑战,对奥运期间观看此剧的中外观众也将是审美上的一次新撞击。”
七月七日《长生殿》,《桃花扇》底送南朝
并称为清代剧坛双璧的《长生殿》与《桃花扇》,也可望焕然一新呈现在2008年的首都舞台上。有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当文学顾问,江苏省昆剧院首次起用了一群十七八岁的小字辈主演新改编的《1699·桃花扇》,比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还要“青春”好几岁。过于稚嫩的双肩能否诠释出孔尚任原著“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沉重底蕴?话剧加唱是否偏离昆曲本体太远?《1699·桃花扇》试演期间已引起争议,不过这也可能会成为该剧撩人一看的卖点。
上海昆剧团推出的全本《长生殿》走的则是忠实原著、老少组合的稳健路子:4本连台,三代同堂,有4个杨贵妃、3个唐明皇。全剧50折需10个小时,4个晚上才能演完(这应当是20世纪以来最长也最完整的昆剧经典演出吧)。在第一本扮演唐明皇的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张军在他的博客里,每每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个现代青年进入古典后的超级愉悦:“或许时尚的东西会稍纵即逝,但经典的东西永远是引领时尚的,而昆曲就是这样一种经典。”(记者 周清印)
(摘自 《半月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