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清俊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情节催人泪下。昨天晚上,昆曲名段《济贫》再次在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大会堂上演,村里近千名群众观看。
“武义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昆曲在流传嬗变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流派。发源于江苏昆山的昆曲,于清朝初年传入金华,后在八婺大地广为流传。清末,社会变革,战乱频繁,至建国前后,“武义昆曲”已成了金华昆曲的最后一脉。
“武义昆曲”也是昆曲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典型代表。音乐上,他们大胆吸收地方戏剧粗犷、通俗的特点;语言上,他们在按“中州韵”念字的基础上,夹有“金华官话”。另外,“武义昆曲”唱腔短,节奏较快。这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变化,使“武义昆曲”深受百姓喜爱。“文革”期间,昆曲被污为“封、资、修文艺黑线的典型代表”。武义昆剧团的服装道具、剧本曲谱也被一把火烧光,“武义昆曲”从此销声匿迹。
为了让沉寂40余年的传统艺术瑰宝重放异彩,近几年,武义县采取措施,积极抢救、整理和发掘“武义昆曲”,专门成立了昆曲抢救恢复筹备领导小组,广邀散居各地的“武义昆曲”老艺人返乡,为“武义昆曲”献计献策;原武义昆剧团三代演奏人员仍健在的有40余人,均已年逾花甲,散居在嘉兴、长兴、兰溪等地。听说武义着手抢救昆曲,老艺人纷纷返乡,献计献策。有的带来了剧本,有的留下了表演录音、录像。退休后居住在嘉兴的许紫钰,70多岁的兰溪人伍云松,编剧吴洵杰,武功老师戴荣……这些当年武义昆剧团响当当的名角,陆续返乡传艺,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目前,《借扇》、《拷婢》、《济贫》等极具“武义昆曲”特色的折子戏都一一复活。同时,武义县还在该县兰香艺校开设昆曲专业,培养昆曲接班人。
但要让“武义昆曲”真正复活,还必须让昆曲回到群众中去。于是武义县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昆曲搬上舞台,在“武义昆曲”的发源地陶村成立“昆曲传艺社”,排演昆曲折子戏,并经常性开展演出。“已有40多年没有看到‘武义昆曲’了,今天重看感到十分亲切。”俞源村81岁的俞荣达老人说。(朱跃军,胡灵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