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志远)万戏之祖归昆曲,天下昆曲出苏州。六百年前昆山发轫,悠悠水磨腔,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高雅的艺术形式之一。
8月3日-7日,三下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苏州昆曲本土发展现状调研服务队来到昆曲发源地,江苏苏州,对昆曲的本土发展现状展开了调研。 三天时间,调研队伍到不同市区对不同类别的群众问卷调查,拜访昆曲文化研究学者,采访一线昆曲演员,从不同层面上倾听更多声音,多角度探寻昆曲在苏州的发展现状。 观众:创造更多的途径让百姓看戏 8月5日,苏州吴江区同里镇,一个水墨画里走出来的江南小镇。调研队伍来到这里,对当地居民调研。 调研队伍来到一家普通的住宅后院,满头花白头发的一位老奶奶,坐在院内门口,手里拿着笔正在认真写东西。队员们说明来意,老奶奶满脸笑容,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孩子们,这么热的天你们大老远跑来调研,想问什么问吧。” 老奶奶名叫迟锐,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职工。“我很喜欢听昆曲,不管南君北昆昆,我都一直喜欢。”说起昆曲,迟锐奶奶满脸会心的笑容。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苦,但大家看戏的机会多,精神上很富足。 现在的迟锐奶奶仍然经常在电视和网络上看昆曲演出,但年纪大了身体不灵便了,很少有机会去剧院看演出。“希望一些昆曲院团下乡进社区演出多些,演员多接地气,到百姓身边去演。”
苏州的昆曲存在形式主要是专业昆曲院团和一些民间业余曲社,而这两个群体的受众基本是同一批人。调研队伍通过问卷统计,除了去院团看演出外,大部分没去剧院看过戏的人没有接触过昆曲。“虽然说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观看昆曲表演,但信息时代,网络电视上娱乐太多元。大多人不会通过网络来看昆曲,昆曲这种艺术还是需要身临其境去欣赏。”队员张扬楷说。
迟锐奶奶与队员交谈。通讯员徐娴摄
演员:要有昆曲传承的使命感
8月5日上午,调研队伍来到苏州昆剧院,对当红一线演员,青春版《牡丹亭》主演俞玖林进行专访。 2002年俞玖林被白先勇选为青春版《牡丹亭》主演,饰演柳梦梅。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之后至今《牡丹亭》国内外巡演近三百场,在全球掀起昆曲热。 “我是1998年进的昆剧院,经历了昆曲一个从衰微到复兴的过程。我刚进来那会剧院演出,一个容纳两百人的剧场,台上演员二十个人,台下观众只有七八个人。” “后来新世纪昆曲申上首批世界非遗,给昆曲传承打了一剂强心针。”十几年来,俞玖林与昆曲一同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一大批观众尤其是大学生青年群体,通过青春版《牡丹亭》开始认识昆曲。“就像白先勇老师说的,一出戏如果有一个人来看,这一千个人看完后又跟自己的朋友家人分享,这对于昆曲的传播是很好的。” 俞玖林说,昆曲是一种典雅的艺术,昆曲的欣赏需要一定的环境、场地和观众的较高文化审美素养。昆曲的性质让它不会被大范围的喜欢和流行。“但只要观众进了剧院,用心去看戏,我就会认真演给他们看。” “白先勇老师一直对我说要对昆曲有传承的使命感。我慢慢懂了,昆曲是我的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道昆曲的美是我的使命。”2016年8月3日,俞玖林在家乡苏州昆山巴城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这是俞玖林昆曲事业的转折点。一年来,工作室探索多种运营方式,举办“大美”昆曲系列讲座,知名演员分享会,示范表演和小昆班教学。“我从16岁开始与昆曲结缘,到现在昆曲给了我太多太多的东西。现在我能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为昆曲的传播推广做些事情。工作室现在规模很小,但我会一直做下去。”
俞玖林接受调研队伍专访。 通讯员 徐娴 摄
学者:昆曲要在传统文化的大炉子里传承和创新
8月5日下午,北寺塔茶室,一壶茶,一本《栗庐曲谱》,八个人围坐在桌前。顾闻钟老师正在给调研队伍上生动的昆曲理论课。 顾闻钟是苏州大学助理研究员,从事传统戏剧研究。从什么是“戏”起始,顾闻钟为调研队员梳理了昆曲从起源、发展到现状的脉络。“溯本求源,只有知道了昆曲的本质,才能知道现状问题。” 顾闻钟认为,昆曲从诞生之初起,就是一门面向文人墨客的高雅艺术。昆曲的文词、曲唱极其典雅,它是小众的艺术。 “当今的昆曲艺术要做的更多还是传承,先把老一辈优秀的东西很多,要继承下来。” 对于昆曲的创新问题,顾闻钟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大锅炉,里面纷繁的文化艺术瑰宝。昆曲的创新应该从其他传统文化艺术中去吸收借鉴。而不应该跳出这个炉子,把不符合传统文化审美的东西加进来,破坏昆曲艺术的美感”。顾闻钟说,不论新编戏还是整理改编传统戏,一出戏从剧本、服饰、音乐、舞台等方面都可以从传统文化元素种汲取丰厚的营养,将昆曲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顾闻钟在茶室为队员讲昆曲理论知识。通讯员徐娴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