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就如同走进百年昆曲的历史长廊——今天,80高龄的老人叶昭标捧着10部泛黄的《火焰山》、《通天河》、《蝴蝶梦》等经历百年风雨的手抄昆曲剧本对笔者说:“这上面全是繁体字和模糊不清的曲谱标注,谁能看得懂啊?”
2006年底,村老年协会会长叶洪富和叶昭标等6位热心老人,开始在村里收集整理这些剧本。目前老人们已收集到了《火焰山》、《通天河》、《飞龙凤》等10部珍贵的手抄昆曲剧本。老人告诉我们:“这10部手抄本,可都是从前唱昆曲的戏班子到村里来一边演出,一边记录下来的,很宝贵的啊。”
已有780年历史的新叶村如今还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清朝的时候,每逢年节,新叶村人都要请戏班来唱戏,一演三五天,以昆曲清唱为主。同治年间,新叶村人曾自行组织业余戏班演出,主要剧目有《琵琶记》、《金钗记》、《百寿图》、《白蛇传》、《芭蕉扇》等。因此,近百年来,新叶村留传下大量的手抄昆曲剧本。
然而,一桩保护传统文化并惠及后人的好事,做到现在,却由于资金与人才方面的缺乏,陷入了困境。老人们说,现在村里能唱昆曲的传人越来越少,会作曲的都已经过世,因此,想整理好一本可以流传并上演的昆曲显得非常难。据了解,昆曲传人在新叶村如今仅有3人健在,年纪最小的80多岁,最大的已有96岁。叶洪富担忧地说,年老体弱的他们,实在有点力不从心。
“如没有专业人士来指导,重新谱上曲,那么这些昆曲剧本的开发与利用将成纸上谈兵。”大慈岩镇文化站的陈志昌坦言,现在村里整理与收集昆曲剧本,主要面临着缺少资金与人才两大难题,大慈岩镇又是经济欠发达镇,他们非常期盼省里有关方面能给予帮助与支持,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得到保护和传承。(刘慧 高丽敏 宁文武)
(摘自 《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