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烈在天津的曲学研究

台湾学者说,近代论曲者凡三:王国维、吴瞿安(梅)、王季烈是也。

又评:王国维以考证蜚声曲界,著述亦伙,举凡《曲录》、《戏曲考源》、《唐宋大曲考》、《曲调源流表》、《录曲余谈》、《古剧脚色考》、《宋元戏曲考》,皆足为后世开启戏曲研究之视野;至如吴瞿安氏,乃为藏曲大家,其书斋“百嘉室”与“奢摩他室”藏书数万卷,其中曲籍不下六百种,并刊行《奢摩他室曲丛》数辑,早为学界共知。唯王季烈(君九)曲学,虽编有《集成曲谱》,定腔斠律,并《螾庐曲谈》刊世,创曲律谱腔“主腔”之说,然半世纪以来,戏曲学界并未有任何研究论文暨史料出现,颇值探讨。

上面所引文字中所提到的王季烈,曾经寓居津门,并在此完成了从西学向曲学研究的激烈转身。从而形成与王国维的考证、吴梅的收藏并称的曲律腔谱著述。王季烈,字君九,别号螾庐,江苏长洲人,一九○四年甲辰进士。从民国元年至民国卅八年之间,在中国南北昆曲活动、曲社、曲谱研究方面,都留下他的印记。但因王季烈曾入伪满为官,并为清逊帝溥仪奔走复辟,故一般学者不愿提及其人及研究成果。

王季烈早年接触西学,他以西方的理论与方法钻研曲学,在民国初期可谓独树一帜。由于他儒学根基扎实,在经史、谱牒、金石等方面颇有造诣,所以其戏曲研究很有成就。

王季烈研究曲学,是从一九一二年避居天津之后开始的。他在其自传体文集《戒子篇》中说:“宣统三年(一九一一)辛亥…..时君主立宪,季烈任资政院钦选议员。革命成功之后弃官不仕,悔治西学,乃潜心旧学。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壬子…..避地天津,始读曲遣愁。”在另一文中,王氏还说:“余避地海滨,端居寡侣,始以读曲为遣愁之计。继而稍习度曲,得《钦定曲谱》、《北词广正谱》、《南词定律》、《度曲须知》、《音韵辑要》、魏王二氏《曲律》,及近人王忠悫之《曲原》、吴瞿安之《顾曲麈谈》、许守白之《曲律易知》,读之,乃恍然于作曲、谱曲、度曲之原理。更进而读姜白石之《歌曲》、张玉田之《词源》,始于词曲变迁,宫调沿革及旋宫之理,略有所见……。”(见《螾庐曲谈自序》。)说明了他研究曲学的肇始原因。

除潜心研究外,王氏还组织曲社进行演出。在其所著的另一文《景璟社记》中,王氏说:“民国二年(一九一三)….成立《景璟曲社》”他还详细描述了在天津成立曲社及活动状况:“而一时避秦之俦,不乏周郎之解,佥谓秦声激越,岂足怡情,楚歌浮靡,亦觉聒耳,独此水磨古调,犹是盛世之音。于是携友生,集朋好,茂陵擫笛,洛浦吹笙,吐清韵于丹唇,激妙声于皓齿,更唱迭奏,各尽所长,刻羽引商。讵云寡和,暇辄相聚,聚必尽欢。”取名《景璟杜》,有对明代著名曲家沈璟崇敬之意,是王氏组织的第一个昆曲曲社。

王季烈在天津研究曲学,是从“携友生,集朋好,茂陵擫笛,洛浦吹笙,”的实际演唱与讨论中进行的,他钻研“水磨古调,犹是盛世之音”的精神也弥足珍贵。为此,一九二四年,王氏还请苏州曲师徐庆寿与高步云至天津为曲友拍曲,授戏。

一九二九年,王季烈又与许雨香,袁寒云在天津成立《同咏曲社》。数年后,在北京成立《螾庐曲社》、《正俗曲社》。其后,在民国二十一年,即一九三二年三月六日,随溥仪乘火车抵长春,王季烈被授为伪内务官。进入伪满时期,王氏还另组过《咏霓社》、《俭乐曲社》、《吴社曲社》等,唱曲不辍,研讨不懈。

王氏的其重要曲学论著,如《螾庐曲谈》、《度曲要旨》,都是在这个时期,通过实践和研究前人成果而写成。
在《螾庐曲谈》中,王氏有自序一文,言:“三百年来欲求审音知乐之人殆无有”,故于避地津沽之时,参考前人著作而成此编,而“习昆曲之径,略具于此”。

王氏的《螾庐曲谈》,内容有:卷一论度曲,卷二论作曲,卷三论谱曲,卷四余论。细目为:论度曲之绪论,论七音笛色及板眼,论识宇正音,论口法,论宾白读法;论作曲之论作曲之要旨,论宫调及曲牌,论套数体式,论剧情与排场,论词藻四声及衬宇;论谱曲之论宫谱,论板式,论四声阴阳与腔格之关系,论各宫调之主腔,论腔之联络及眼之布置;余论之论传奇源流,传奇家姓名事迹考略,七音十二律吕及旋宫之考证,词曲掌故杂录。

王氏的《度曲要旨》实为煌煌大论,共分十二章:(一)度曲先知音韵论,(二)论形同义异之字音,(三)论字形相似易误之者,(四)论入声字之音,(五)论抵颚鼻音闭口诸韵必须区别,(六)论收噫呜二音之诸字,(七)论各韵中易混之字音,(八)论字音须分头腹尾,(九)论唱法及习曲之门径,(十)论宾白,(十一)昆曲之养生,(十二)昆曲之证俗。斯编一出,于昆曲之辨音,发声,收声,宾白念法,综核扼要,洵为度曲之南针。

他写的关于曲谱的论著还有与刘富梁共编《集成曲谱》、《与众》、《正俗》以及《孤本元明杂剧》,因王氏“同期按曲,与诸多学者研讨昆曲腔格,咬字吐音”,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对近代昆曲研究影响至深。

然而,由于王季烈在伪满时期担任伪职,与佟济煦、宝熙、郑泉、林棨、金卓、金贤、胡嗣瑗同列“内务大臣”,他的曲学论述一直不为学界重视。近年,王氏的《螾庐未定稿》与《螾庐未定稿续编》及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吴梅著《瞿安日记》,都成为研究王季烈重要史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