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赢得青年观众
“百戏之祖”能否古今交汇,传统昆曲能否与时尚接轨?上海昆剧团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去年,他们完成演出111场,收入约188万元,创上昆票房收入新高。今年,光是元宵节的4场低价演出,平均上座率就近9成,票房达14万元左右。而这种让兄弟剧种为之钦羡的“爆棚”人气,是靠他们不断创造戏曲新概念取得的。团长郭宇说:“经典只有走出深闺,才能为人所识;好戏只有通过包装,才能赢得市场。”
创新是艺术生命的灵魂
郭宇介绍,作为一门高度成熟的艺术,昆曲有其独一无二的魅力。但以前总有些人把它看作是衰老、落后、保守的艺术,要让它进博物馆睡大觉。上昆人则坚信,创新是艺术生命的灵魂,只要与时俱进,对传统戏曲进行现代包装和资源整合,就能吸引观众,赢得市场,使昆曲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他们推出“昆剧走进青年”活动,到各大高校表演,开设讲座普及昆剧艺术,迄今已经办了150多场。他们在大剧院中剧场举办“惊梦600年——张军视觉昆曲之夜”,特意邀请了一支国际化的制作班底,从德国时尚摄影师、美国视觉设计师到英国灯光设计师,把古老的昆曲“包装”成一种全新的时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获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共鸣。
包装是吸引青年的手段
老艺术家蔡正仁也强调,包装才会带来眼球效应。要吸引青年观众,就要加强创意,用各种方式做好“领进门”的工作。这些年来,上昆举办“锦衣夜行”时尚派对,推出“将昆剧进行到底”露天演出,还积极打造品牌演出季,如去年五四青年节推出青春版昆剧《玉簪记》,七夕情人节上演《占花魁》《风筝误》《墙头马上》3部爱情轻喜剧,还策划了王芝泉、岳美缇、刘异龙等人的传承展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自己在逸夫舞台所作“解密《长生殿》传承300年之谜”讲座,现场掌声雷动,讲座结束后观众还不愿离去,排着长队等候签名与合影,这让他十分感动,更坚信戏曲可以有阶梯,但不可以设门槛。因为一门艺术,只有自觉降低门槛,才可能吸引年轻一代的主动参与,才可能永葆艺术青春与活力。
品牌是昆曲发展的保证
此外,品牌打造也成为昆曲发展的有力保证。上昆跨3个年度倾力打造的《长生殿》迄今已演出32场,票房收入约110万元。下个月还将与文华奖剧目《邯郸梦》一起晋京演出。随后,计镇华、刘异龙领衔的《十五贯》也将登台国家大剧院。
在戏曲演出还处于粗放经营的今天,上昆率先排定了今年全年的演出计划和艺术生产,并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创作新编现代昆剧《满庭芳》,创排传统经典《紫钗记》《南柯记》《血手记》,举办建团30周年纪念,推出“临川四梦”主题演出,并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观众奉献一道道喜庆的民俗节庆大餐。为此,他们还加强了与专业剧场的紧密合作,在年内打造出由逸夫舞台、兰心大戏院、上海音乐厅构成的昆剧演出市场“金三角”的全新概念。(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