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电:近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周秦以“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编昆剧《梁祝》《孟姜女》”为讲题向苏大学子娓娓叙述了百年苏大的昆曲教育,带领他们走进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周秦教授认为,昆曲历经六百年流转,几经沉浮而能至今屹立不倒,主要取决于三支强型针。第一支来缘于“民间”,即1921年苏州地方贤达筹资创办昆剧传习所,培养新一代昆曲人才;第二支来缘于“政治”,即1956年《十五贯》在北京公演,因剧目内容具有反贪意义,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第三支来缘于“国际”,即2002年昆曲入选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三支强型针一再救昆曲于危亡之际,推动着昆曲不断推陈出新。

在光鲜的舞台后,昆曲学者们也倾注了矢志不渝的艰辛努力。周秦教授说,近三年来,苏大昆曲学者应“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之请,参与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排演工作,又同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合作,以台湾国光剧团为基地,排演新编昆剧《梁祝》,到如今以台湾戏曲学院为基地排演《孟姜女》,每一个剧目无不是在两岸三地激起昆曲狂潮,真可谓“每一登台,满城空巷”。

据周秦教授介绍,早在1905年,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就开始将昆曲作为一门学问引入高等教育。曲学大师吴梅应聘来校任教,“指点宫商,携笛公然上课堂”。1989年,苏州大学中文系在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协助下,开办了昆曲艺术本科班,尝试通过4年的综合教育培养有学问的表演、导演人员或熟悉舞场的编创、研究人员。

据了解,2004年,以昆曲研究为特色方向的苏大戏剧戏曲学专业硕士点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博士点获准建立招生,迄今为止亦吸引了两岸三地的学子和来自台北的高校青年教师投奔苏大学习昆曲表演和开展昆曲研究,一个本、硕、博配套联动的昆曲教育体系已经初现雏形。(宋智周建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