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的连台本戏《牡丹亭》已演百场,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大学的小剧场演出也坚持两年,古老昆曲不知不觉间成了白领喜欢的时尚艺术。敏锐的文化人早就感觉到昆曲气候转暖,普罗艺术总经理王翔一年前开始筹划厅堂版《牡丹亭》。
其实,昆曲最原始的表演样式来自江南的私家园林。一个大户人家拥有一座园林,蓄养一个昆曲家班,三五知己或同门同族雅集宴请,按全本或单出剧目出演,以娱心性。民国晚期,中国戏曲的演出开始从传统的戏台向三面墙的舞台进化,目前原始的戏台已都成为文物和遗址。
王翔说:“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不是草根艺术,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审美情趣。”他大胆抛弃了从清末以来的舞台式昆曲表演,要在皇家粮仓中首次回归明代昆曲“家班”形式。位于东四十条南新仓文化社区的皇家粮仓是全国仅存、规模最大、现状最为完好的皇家仓廒。昆曲在剧场里表演只是一个演出,在这样一个文化遗产里吟唱,显得更为有意义。在皇家粮仓的古拙空间里不设三面墙,让观众平面视线观赏戏剧表演。该剧艺术总监林兆华说:“现场灯光不会像舞台上那么强,观众近距离观看表演,肯定会有新的感觉。”(中和)
(摘自 《温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