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子再度追捧青春版《牡丹亭》

杨扬 陈煜 任华南

4月18日下午6时,北京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室外飞沙走石、黄土漫天,而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的后台却是一片春意盎然——“生、旦、净、末、丑、杂”齐齐更衣、扮相,成排的锦衣、霓裳煞有气势,各式脸谱在眼前晃动,时不时能听到“咦——啊——”的吊嗓声,吴侬软语更是不绝于耳。这些来自苏州昆剧院和苏州艺术学校的年轻演员,正等待着青春版《牡丹亭》7时整的开锣鸣音。
曾在去年轰动两岸三地的青春版《牡丹亭》,时隔一年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此番重回京津两地,北大是巡演的首站。
2002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应邀在香港为大中学生讲昆曲时受到启发:昆曲要打年轻牌,演员要年轻化,观众也要年轻化。“用年轻演员吸引年轻人,做一出为年轻观众度身制作的戏”,秉持这样的宗旨,通过各方努力,才有了如今人们看到的“青春版《牡丹亭》”。
据悉,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两年以来,在港、澳、台、内地共演出63场,近10万人次观看,其中60%~70%都是年轻学子。而一年前,它就曾走进北大,那次演出的成功引发舆论惊呼——“昆曲大有借校园青春族崛起之势”。而今年的巡演,更是一票难求,低价票早在演出前两周即已售罄,校园里“有票吗?”成为了流行语。
这样的热度,乍一听令人诧异。在“韩流”、“凉粉”当道的当下,有着680年历史的昆曲,是怎样俘获这些被速食文化养育出来的“80后”的?究竟是怎样的力量将“80后”带回剧院,花上三夜九小时观看这古旧的戏曲艺术?昆曲能否寄望于这些年轻演员、年轻观众从而重现生气?

不看字幕就听懂昆曲,这还是第一次

“青春版是不是会用饶舌代替拖音呀?!”
“让年轻演员演绎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很真实。仿佛他们就是柳梦梅及杜丽娘的化身。”
“我觉得所谓‘青春版’,一是演员以及编排手段的年轻化;二是通过青春的故事焕发青春,吸引年轻的观众。”
“我男朋友看到《离魂》那一出真的哭了!最吸引我们的就是《牡丹亭》上天入地的爱情,在我们现代一些年轻人闪电式恋爱的对比下,这种细腻、含蓄、执著的爱情不正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吗?”
“昆曲真不愧是‘中国最精美雅致的传统戏曲艺术’,而加入现代元素的《牡丹亭》更吸引人了。不管是演员的扮相,还是舞台设计,都充满了朝气,令人赏心悦目。传统的艺术是我们民族的文明精粹,值得我们呵护与维系。”
类似这些对青春版《牡丹亭》的评论,眼下在各大高校的论坛上比比皆是。
有人评说,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举让昆曲欣赏者的年龄下降了30岁。
那么,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何来看似乎早已淡出大众文化视野的昆曲?他们能否看懂、是否欣赏昆曲之美?
北京大学的小罗和小谢是因为看了《牡丹亭》的漫画而喜欢上这个故事的。去年在北大的那一场他俩没赶上,今年决定非看不可,不仅是冲着“昆曲义工”、作家白先勇的名气,更是因为觉得“有必要了解昆曲”。“北大的BBS上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分为两类——看过《牡丹亭》的和没看过《牡丹亭》的。也许看这一出昆曲,不能帮我考90分,不能帮我找到工作,甚至不能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深刻理解,但我不想这么功利地对待它。我会继续关注昆曲。”小罗说。
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的研究生周伊(化名)说:“因为专业原因,我看过《牡丹亭》原著,它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的一座高峰。所以看看昆曲《牡丹亭》也是很有意义的。我很好奇,这一濒临灭绝的古老艺术,如何通过改编和改良后延续下去。”
青春版《牡丹亭》,把55折的原本,择其精华删减成29折,分上中下三本,三天连台演完。删去了游离于情节主线的枝蔓,节奏普遍为年轻人所接受。不少年轻学生表示,以前看过其他版本的《牡丹亭》,但不看字幕就听懂,这还是第一次。
王琪曾经是武汉大学京昆社的副社长,她介绍道,王力宏、陶喆、周杰伦他们的音乐中不仅有R&B,更融入了很多戏曲的音乐元素。“王力宏新歌《盖世英雄》里有这样的歌词‘带chinked-out到全世界’,加入了京剧昆曲,而专辑主打歌《在梅边》就是根据《牡丹亭》的故事写的。这说明,昆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化石,而是有价值、有市场、年轻人很喜欢的。我希望青春版《牡丹亭》能演到武大来,走进更多的校园。”

“骨骼在撕裂,肌肉在燃烧”,锻造《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之“青春”,还在于所有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
分饰柳梦梅及杜丽娘的是青年演员俞玖林和沈丰英。笔者见到他们时,沈丰英正在后台一边吊嗓一边补妆。俞玖林介绍说,他和沈丰英从16岁起便开始在苏州戏曲学校做同学,后来一起进了苏州昆剧院的“小兰花班”,2003年又先后被白先勇选中出演青春版《牡丹亭》。
全剧组年龄最小的演员叫金林,17岁不到的她还是苏州艺术学校的学生,虽然她扮演花神只有三场戏份,但她仍连说幸运。“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大舞台,不过我一点也不紧张,我们会成功的。”
不过,他们可是度过了为期一年的“魔鬼式集训”才能收获掌声的。从2003年到2004年,该戏的所有主要演员每天早7时开始训练,晚6时结束,风雨无阻,晚上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为了“开韧带”,训练现场经常是哭声、惨叫声响成一片,训练结束后,演员们抬不动脚,要扶着栏杆一步步才能挪上宿舍楼。用他们的话说这叫“骨骼在撕裂,肌肉在燃烧”。
但俞玖林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毕竟,不是每个年轻演员都有机会在这么大、这么美的舞台上出演昆曲大戏,享受这样雷鸣般的掌声。”
俞玖林说:“听说这次有同学在北大看完后,还订票赶赴天津南开大学继续看。拥有了这些跟我们一样年轻的‘昆曲粉丝’,真高兴。他们也许不是最专业的票友,但他们是最真诚的观众,他们看到滑稽之处会笑,看到浪漫之处会窃窃私语,演得好不好,从他们的脸上一眼就能找到答案。说不定,一出《牡丹亭》会将他们变成永远的昆曲迷。”

昆曲需要革新,学子需要滋养

掌声之外,自然也有不谐之音。比如,有人批评,“青春版《牡丹亭》只有偶像之形,而无名家版本实力”。
就此,白先勇的秘书郑信燕的态度是,“观众会因为白先勇走进剧院,但不会因为白先勇留在剧院。”
21日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季国平也说:“这只能说明昆曲本身有足够的魅力,我们的大学生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否则怎么可能坐定9个小时观看?”他还表示,经典是当年的时尚,它本身就包含时尚元素。所以昆曲理应是时尚的宠儿,它的流行是不足为怪的。
之所以选择在各大高校做巡演,郑信燕解释,“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昆曲需要大学生的支持,需要在大学生帮助下不断革新,以适应这个时代;而大学生也需要昆曲的滋养。这是相辅相成的事。”
正如季国平所说,昆曲是文人与艺人共同创造的,所以其传承也应该依靠这两部分人。具体到青春版,就是要靠青年演员来演,把戏送到校园里让年轻观众来看。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育德表示,戏曲的革新不是靠培养“小老艺人”能实现的,应该是培养年轻艺术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认为,通过青春版《牡丹亭》年轻人可以一窥昆曲的样式美,更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到达怎样的高度。马也说:“当我看到年轻学生看《牡丹亭》时专注的表情,我看到了昆曲走进校园的意义。我相信《牡丹亭》会像‘大长今现象’那样持续火爆,这对昆曲事业的影响极其深远,我们甚至无法预测。”
郑信燕说,“余秋雨曾说过,‘人们一直以来只关注表演艺术形式层面的东西,比如‘功底’之类,而忽略了原著精神。其实《牡丹亭》原本就是由两个花样年华的年轻人的爱情展开,青春的气息浑然天成,是技艺雕琢替代不了的。’而汤显祖在写《牡丹亭》时,也是希望由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来扮演杜丽娘,潇洒倜傥的男子来扮柳梦梅的。因此,白先勇正是在充分把握原著精髓的基础上,用更精炼和符合现在年轻人习惯的语言,用现代舞美技术把一个全新的《牡丹亭》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青春版《牡丹亭》是回归原著的,是正统、正宗、正派的。”
郑信燕所言非虚。台上灯光璀璨处,调皮的春香正戏弄教书先生,台下观众发出“哄——”的笑声;听到柳梦梅念白“颜如玉和黄金却在哪里?”,观众笑声更大;当10位花神出场时,台下啧啧的赞叹声四起;当男女主角“游园”,很多观众的神色似也入梦。
目睹这一切,一路看着青春版《牡丹亭》脱胎、成长的郑信燕感慨:“舞台的灯光,观众的赞叹,应该就是昆曲的明天。我们企盼着,《牡丹亭》这10万名年轻观众能够用他们的体验和支持,告诉更多的大众——‘我们的昆曲并没有死去!’”

(摘自 《中国青年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