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从3日至5日,7日至9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2008年校园巡演分别在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进行各三本的演出,让大学生们饱尝了一次中国传统艺术的视听盛宴。
平时用电视遥控器换台时,绝不会在戏曲频道停留超过三秒的80后大学生们,究竟是与传统戏曲渐行渐远,还是会被贴满了“青春”印记的昆曲精粹打动,进一步引发对于中华传统艺术的兴趣呢?
精致的超豪华包装 青春版《牡丹亭》主打青春概念
“我们就是要用青春的故事来吸引青年人的关注,使古老的昆曲展现出青春的活力。”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指导汪世瑜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看青春版《牡丹亭》,就不知昆曲如此之美”。
青春版《牡丹亭》由知名作家白先勇改编自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从原著的55折改成27折,分上中下三本,连演三天9个小时。全剧主题在于一个“情”字: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内容描述了太守千金杜丽娘游园思春,梦中与书生柳梦梅一往情深,惊梦后伤情致死,不惜入冥府、返人间终于与柳梦梅永结连理的爱情故事。
剧目制作人、苏州昆曲院院长蔡少华表示,青春版《牡丹亭》充分考虑到二十一世纪观众迥异于明清时代的审美观,剧组打破常规,起用了多位20多岁的年轻演员,其中两位主要演员均是白先勇精心挑选出来的“金童玉女”,符合了年轻人青睐“帅哥靓女”的口味。青春版《牡丹亭》在尽量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之外,也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精致创意设计。如在美术总监、服装设计、舞台、灯光设计、舞蹈指导等方面引入现代元素。连剧中杜丽娘那幅写真,白先勇也邀请画家奚淞绘制了一幅粉彩美人图。这使其既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同时亦遵从了昆曲的古典精神。
自2004年在台北首演以来,青春版《牡丹亭》已上演百余场,足迹遍及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甚至远渡重洋至美国西岸的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因其唱词美、音乐美、唱腔美、富有青春时尚气息,融合了诸多现代元素,广受青年观众的欢迎。
近日,青春版《牡丹亭》相继在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上演,给大学生们带来一场盛宴般的艺术享受。
演出前,在武汉大学校园内,青春版《牡丹亭》的门票早已是“一票难求”。“有票没?”已经成为同学们见面时的问候语。在校园进行的首届“珞珈之春”系列艺术讲座中,由于海报上的一句“现场有牡丹亭门票派送”,引来不少大学生提前一两个小时就占好座位,等到讲座开始时,过道都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青春版《牡丹亭》在武汉大学开演当晚,演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内座无虚席。不少人手里拿着望远镜,还有人自带小板凳进场,就连场前的乐队旁边也挤满了席地而坐的学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