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岁末,北方昆曲剧院新戏《关汉卿》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戏中一个个亮点就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而关汉卿、珠帘秀两个主人公犹如一条彩绳,串起整出戏。这些亮点,既有对故事情节、剧中人物的精心选裁,也有诸多戏曲元素的巧妙穿插,真可谓戏海拾贝,异彩纷呈。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戏,向大学生观众展示了关汉卿的诸多剧作。真真秀脱籍一事引出《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珠帘秀被逼陪酒激发关汉卿创作《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赛会促成了《关大王单刀会》的诞生。关汉卿的这些剧作无不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成为推动戏曲情节发展的动因。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如王实甫和《西厢记》、康进之和水浒戏、马致远和《汉宫秋》,活生生地从演员口中说出,这让我们知道,就在关汉卿与珠帘秀的爱恨瓜葛上演的同时,在杂剧赛会的筹备过程中,这些人也在紧张地准备着……历史人物在戏曲舞台上就这样变得鲜活起来,使得整部剧作显得丰富而生动,充满想象力和戏剧张力。
舞台上那曲折的勾栏、儒雅的笛师、练功的武生、现场的勾脸,那慷慨激昂的《单刀会》,则是创作者们在戏台的空间意象上有意对戏曲演员生活状态的真实再现。这再现是浪漫的、优雅的,是剧情发展的有效调剂,深深地吸引观众。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推拉拖移的勾栏转换着不同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关汉卿、珠帘秀以及一切古代艺人的戏剧人生。当关汉卿唱起“大江东去浪千叠”时,不由让人浮想联翩,是杂剧?是昆曲?是王振义?是侯少奎?侯永奎?是长乐班?还是北方昆曲剧院?
近几年来,北方昆曲剧院以北京大学为根据地,坚持为大学生演出昆曲,培养大学生观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剧院每两周在北大演出一次,既有新创剧目,也有北昆长演不衰的折子戏。台上的演员,既有梅花奖获得者,也有该团崭露头角的新人。在每次开演之前,剧院方总是会安排专家为大家介绍有关昆曲的历史知识、剧情简介等昆曲基本常识,使得那些即使对昆曲一无所知、仅慕昆曲之名而来的观众,也能学到一些昆曲知识。我曾在北大看到国家一级导演丛兆桓先生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讲解北曲和南曲的差异。演出结束后,剧院还会安排院方人员与观众互动,回答观众的提问。我也曾听到观众一些无知而可笑的提问,然而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昆曲的好奇以及昆曲对他们的震撼。前不久,北昆建院50周年展演的17台剧目中,有近10台剧目被安排在8所高校演出,吸引师生近万人。而大多数师生是第一次接触昆曲。有位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教师,跟随着北昆转战高校,看了数场演出。许多学生们感叹,原来昆曲如此美丽,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深厚!北昆院长刘宇宸表示:昆曲的文学品格与高校的文化氛围十分契合,因此在高校更容易找到知音。因为种种原因,许多高校学生还没有机会见识昆曲之美。争取青年观众是北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北昆争取让更多学生有机会看一次昆曲。
有多少人遥远的记忆里还残存着童年看戏的经历?有多少大学生的音乐记忆里只有流行歌曲?而当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看到昆剧《牡丹亭》、《西厢记》、《关汉卿》时,大学语文或文学史里的经典故事如此生动、如此优雅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也只有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才更加容易领会昆曲含蓄蕴藉的唱腔和意蕴。昆曲那种“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鼎盛时期早已过去,它的故事和唱段也不再家喻户晓。当昆曲与大学生相遇,我把二者想象成俞伯牙和钟子期,昆曲典雅的唱词和优美的音乐才会有真正的知音。文人与戏曲的相遇造就了昆曲,明清两代,这种相遇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汤显祖与《牡丹亭》,洪昇与《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而自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文人与昆曲却相互错失,彼此寂寞。如今,昆曲主动寻觅大学生知音,我把它看成是另一次相遇的开始,这种相遇令人期盼,让人心往。(李小菊)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