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下午,在南京审计学院昆曲社讲课;星期二上午,在龙江小区白云园社区讲课;星期三上午,在天津新村社区讲课,下午到鑫园小学,晚上还要到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开选修课……”徐立梅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

她现在的身份是南京钟山昆曲社的社长,而她的心愿就是把昆曲推广到每一个学校和社区。

13年前与昆曲结缘

59岁的徐立梅是江苏省工商联离岗退养的干部。1994年的一天,徐立梅在下关区参加一个文化聚会,其中有几个人在会上表演昆曲。风度大气、声音洪亮的徐立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聚会的主持人。而表演昆曲的几个人看到徐立梅的嗓音潜质不错,力邀她参加演唱昆曲的队伍。而徐立梅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昆曲,虽觉曲调优美,但还是不敢贸然答应。但禁不住再三请求,徐立梅心动了,答应“尝试一下”。没成想这一试就让她找到了后半生的生活目标。

改昆曲为昆歌大众更能接受

没接触昆曲以前,徐立梅对昆曲并不了解。在参加数次活动以后,她开始对昆曲着了迷。“昆曲,原名‘昆山腔’,清代始称为‘昆曲’,现代人称为‘昆剧’。它兴起于元末明初,有600多年历史了,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现在的徐立梅一谈起昆曲就滔滔不绝。但是令徐立梅感到心酸的是,如今的昆曲已经日渐衰微,很多人对昆曲一无所知,而全国专业昆曲演员也不到600人,加上参与昆曲表演活动的人,也不到2000人。

徐立梅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她多次拜访昆曲名家,学得昆曲精髓,再向社区老人推广,但是收效甚微。每次举办的昆曲评弹专场晚会,观众寥寥无几。徐立梅把症结归纳为“曲高和寡”。

怎么才能使“曲高和寡”的昆曲变为通俗的艺术形式,深入到普通民众当中呢?徐立梅苦恼不已。她想起了一首著名歌曲《说唱脸谱》,这是京剧的一种艺术形式———京歌。为什么昆曲不能用一种通俗的歌曲形式来表现呢?于是,徐立梅尝试用优美的昆曲曲调来演唱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毛主席诗词,同时让节奏缓慢的戏曲形式加快节奏,融合古代诗歌技法,糅合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现代昆歌。徐立梅认为,在昆歌深入人心、得到普及的时候,再大力推广昆曲,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向北京奥组委建议借奥运会宣传昆曲

“我觉得,我应该为社会做一点善事。”徐立梅说,“做善事,不仅仅是对某个人某个群体,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是为子孙后代,这样会更有意义。”在徐立梅看来,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是千百年来积累下的宝贵财富,不能在自己这一代中消亡,要为子孙留下一些“传家宝”。

2002年,台湾省诗词合唱社团来大陆交流。为了使台湾客人能对昆歌和昆曲有一个直观感受,徐立梅全程陪同,安排他们到扬州、苏州等地考察。一个星期过去了,台湾诗词合唱社团对昆歌有了深入的了解,而徐立梅也累倒了,轻微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在医院里住了将近一个月。

病愈出院后的徐立梅更是为推广昆曲、昆歌四处奔波。她带领钟山昆曲社加入江苏省新乐园戏曲活动中心,以求获得更大发展机会。当时的昆曲社已经入不敷出,每年每位社员100元的会费已经在各项活动中花费殆尽,实在不够加入戏曲活动中心的会费,徐立梅毅然拿出2000元补贴会费,“就当是我为昆曲的明天投资吧”。正是这笔“投资”,为昆曲社的发展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在得知北京奥组委向全国征集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节目方案时,徐立梅觉得这是昆曲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她给张艺谋、陈凯歌、季羡林等导演组和顾问组成员写信,大力阐述弘扬昆曲在民族艺术文化瑰宝中的地位和在奥运会开幕式中出现的作用。一个月后,北京奥组委给徐立梅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将徐立梅的信件作为群众意见提交给方案组,这就意味着昆曲将有希望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徐立梅喜极而泣。

不打算为女儿留遗产贴钱推广昆曲

“我不打算为女儿留遗产。”徐立梅说,几年来,为了能将活动坚持办下去,徐立梅已经贴进去两万多元钱。她的丈夫杨起顺对她表示理解:“她在做她认为对的事情,我知道她很快乐,我不拦她。”

钟山昆曲社社员李芹说:“徐老师为了昆曲的推广真是费尽了心思、尽心尽力。如果不是徐老师,我们的社团就不会有今天。”社员张淑萍对徐立梅孜孜不倦地指导学习昆曲和昆歌的人感动不已,“从来没见过这么认真的人,她认准一件事,就要做到底。”徐立梅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使昆曲进入小学音乐教材,并成为一个独立单元。“推广昆曲也要从娃娃抓起。”说到这,徐立梅不禁哼起了一首毛主席诗词昆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摘自 《南京晨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