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昆曲《十五贯》书写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传奇。今天,随着青春版《牡丹亭》和《桃花扇》的热演,昆曲的命运再次引发关注——

1956年4月1日至5月16日,浙江省昆剧团带着新编昆曲《十五贯》晋京,连演47场,轰动京城,使气息式微的昆曲重新焕发生机,演绎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50年后的今天,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江苏省昆剧院新排的青春版《桃花扇》也热演大江南北,在全国又掀起了一股昆曲热。尤其是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4月首演以来,已经演出了66场,直接观众达10万人次。历史的巧合,使得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发出这样的疑问:青春版,能否让昆曲重获新生?从事戏曲理论研究40年的南艺老教授顾永芝,就是一位始终关注昆曲命运的学者。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请教了他。
《十五贯》当年为什么能救活昆曲?顾教授回忆说:发源于江苏昆山的昆曲,清中叶后因脱离民间而开始衰弱,解放前已濒临灭亡,全国没有一个专业剧团,昆曲艺人处境悲惨。昆曲《十五贯》是解放后在周总理的倡导下新编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感染力强。整部戏不仅情节紧凑,而且表演新意颇多,如娄阿鼠的表演中加入了很多杂技的成分,可看性更强。还有一点,这部戏中的清官况钟依靠微服调研,破获了一桩被误判的命案。当时中央正在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出戏契合了形势需要,北京所有公检法的职工都看了这部戏。也正因为这部戏的成功,苏州昆剧团、北方昆剧团等全国六大昆剧团才相继成立,昆曲得以继续传承。所以说,《人民日报》评价《十五贯》救活了昆曲是恰如其分的。
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青春版《牡丹亭》能红遍中国,尤其得到年轻大学生的青睐,主要在剧本、演员和舞美3个因素上。首先剧本改编得当,剧情集中锁定在如诗如梦的爱情上,年轻人容易得到共鸣;加上青春靓丽的演员和现代舞台元素声光电的运用,使得整个舞台美轮美奂,强烈的审美认同燃起了年轻人对古老昆曲的热情。当然,艺术界对青春版的改编也有微词,认为不是原汁原味了。但我认为,艺术的生命在创新,抱残守缺等于自杀。过分强调老唱腔并不可取。
那靠青春版能否让昆曲重获新生?顾教授沉思着说:青春版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昆曲的关注,为昆曲重新焕发青春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靠青春版支撑昆曲再度辉煌,难度不小。现在的时代是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人们的兴趣点分散在诸如“超女”这样的大众文化上,要想让昆曲这个几百年前流行的剧种,再次占据大众的文化视野,需要有非赏出色的剧目。而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好的昆曲创作人才。昆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是一门很精致的艺术,创作者需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因为没有人才,所以缺乏新作品,演来演去总是那几部明代戏。青春版《牡丹亭》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假如各剧团都套用这个模式,再来个青春版《长生殿》或青春版《西厢记》,观众同样会产生审美疲劳。
“不过,可以乘热打铁。”顾教授认为,青春版为重振昆曲营造了很好的氛围,下一步的关键是推陈出新。首先要新编一些现代人感兴趣的剧目,此外,在保留身段优美等长处的基础上,可以对拖腔长、节奏慢的弱势进行调整。这两点是昆曲走向新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所有古老艺术长盛不衰、保持青春活力的规律。(张粉琴)

(摘自 《新华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