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戏剧系教授沈广仁,最近异想天开,他将元代戏剧大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翻译成了英文,并配以美国百老汇名剧《剧院魅影》的音乐,推出了新版《西厢记》,这个版本近日在复旦大学演出,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直指这是在糟蹋传统艺术。

舞台上,扮演崔莺莺的女主角走上台来,她穿着传统戏服,走起路来的一招一式也颇有传统戏剧的样子,但是一开口,她却用十足百老汇音乐剧的唱腔这样唱了起来。台下立刻轰的一声炸开了锅。这就是那不乏婉约之美的《西厢记》吗?西厢记可以这么唱吗?摇头者不在少数。

沈教授似乎对争议早有准备,他说,他的灵感来自“昆曲《西厢记》诞生时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的判断,“为什么就不能用现在的流行音乐重新配曲呢?”沈教授说,他相信这是《西厢记》被现代观众接受的一种好办法。

可是这并不能让观众完全信服,看过新版《西厢记》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演员一唱流行歌曲,原著中那传统的味道都没有了。而另一个学生则说,由穿传统戏服的演员唱流行音乐,实在别扭得很。

这种不伦不类的所谓戏曲革新,被专家指责为一种恶搞行径。巧的是就在新版《西厢记》争论不断的时候,中国首个戏曲技术导演高级研修班前天在上海戏剧学院开班。所谓技术导演,主要负责把关戏中演员的唱念做打,确保新戏符合一个戏种的程式规范。戏曲专家马博敏说,在技术导演紧缺的时代,一些新戏已经根本没有了原来戏种的味道,出现了“戏曲话剧化”等许多令人担忧的趋势。如果戏曲都成了话剧或者歌剧,那戏曲的生命力也就完结了。而这个戏曲技导的高级研修班,就是想从人才的角度,根本上遏制这种危险倾向。(郦亮)

(摘自 《青年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