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场,《班昭》“保鲜”
今晚,为参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迎接文化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上海昆剧团创演3年有余的昆剧《班昭》,将进行第61场演出。虽然已演满60场,可无处不在的新感悟激荡着所有创排人员的创作热情。该剧编剧、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昨日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新面对这部作品,心境不一样了,但大家都更真诚了。”
找回最初的感动
作为“第14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的得奖剧目,就文学性而言,该剧可谓罗怀臻近年来的扛鼎之作。
该剧把严谨的历史观、细密的戏剧观和华美的文学观,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罗怀臻说:“每一次重读《班昭》,都有一种‘熟悉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曾经的感动不曾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稍有麻木。”饰演班昭的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也告诉记者,这次再度出演女主角,不是“复习”,而是站在一个新高度,“把它当成新戏来排”。正像罗怀臻说的,演了60场,最怕表演程式化,所以,在复排之初,大家就确定了目标———找回最初的感动。
不断加入艺术家的体悟
感悟,是无处不在的。用罗怀臻的话说,那种创作的新鲜感,正是因为他在近4年中十几次不断加入艺术家的时代体悟。虽然修改过很多次,但剧本的框架并不曾改变,只是进一步理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脉络,强化了历史人物与当下时代精神的贯通。
《班昭》折射了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心境,罗怀臻当初对此剧的创作冲动,正是由于在研究班昭时看到了一种“文人操守”。该剧创作于1997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人面临“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时期。在波涛汹涌的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面临“坚守职业岗位”和“重新寻找出路”的两难选择。“文人们纷纷下海,却把自己真正的岗位忽略了。”罗怀臻在这个时候创作出《班昭》,令所有中国文人醍醐灌顶,触动了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评委会和观众一起被感动
《班昭》首演于2001年,一出台就以其精良的制作、深邃的意境、华美的表演征服了圈内外的广大学者和观众。记者问:“作为一出文人剧,是否会让普通观众感觉到距离?”罗怀臻认为:“《班昭》不失其普遍意义,即使是一个下岗工人,也有其理想和人格坚守问题,这是社会变革时期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考验。”
对于此次评奖,罗怀臻看得很淡,认为任何评奖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相信每个评委也是先从本身个体的角度去欣赏该剧,所以,《班昭》能感动那么多观众和学者,也一定能感动到他们。”(记者
袁媛)
(摘自 《新闻晨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