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生命力在于出新。为纪念俞振飞先生诞生100周年,上海演出了一出京昆合演的《桃花扇》。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典范。在中国戏曲史上,1937年曾上演欧阳予倩改编的京戏《桃花扇》,尔后,又由北昆和苏昆分别演出过昆剧《桃花扇》,而京昆合演《桃花扇》,却是头一回。杨春霞和蔡正仁的首次联袂演出,亦京亦昆,亦刚亦柔,两位名家翻唱新曲,荡气回肠,使观众获得了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
京剧和昆曲两个古老剧种间难舍难分的血缘关系,为京昆合演《桃花扇》提供了艺术基础;而《桃花扇》这部名作所涵盖的内容和表达的意韵,又为之提供了合适的载体。清初大文学家孔尚任历经十年、三易其稿的四十出传奇《桃花扇》,是一出历史题材的悲剧。它一经问世,便绝响一时。这次演出,艺术家们感到,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不是一般的悲欢离合的才子佳人戏,李香君的铮铮铁骨、朗朗正气,仅用儒雅委婉的昆曲来表现,阳刚之气似嫌不足,如能加入京剧激越铿锵的曲调,便能增添戏的表演力度。
然而,京昆两调有很大的差异,一为板腔体,一为曲牌体,如何将两者巧妙衔接,做到融为一体,是事关演出成功的关键。仅杨春霞在幕后用昆曲唱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蔡正仁上场时用京剧曲调唱一句“文庙前也恁般世风日下”,那并不难;难的是整出戏的京昆唱腔连贯,是融合而不是拼凑,亦京亦昆而不觉突兀,亦刚亦柔而不感生硬。导演宋捷、唱腔设计高一鸣、顾兆琳和作曲顾冠仁煞费苦心,终于将京昆两调顺畅地融于一体。全剧的核心乐句主旋律是昆曲化的,节奏是京剧式的。全剧的唱腔布局,既保持了京昆的原汁原味,又要有老腔新调,两者互相渗透。李香君在正式出场时唱的一句:“晴窗雨窗,只待宏才访”,表白了她的一片柔情,昆味十足,用的是昆曲曲牌“朝元歌”,是非常得体的。由于杨春霞、蔡正仁两位艺术家昆乱不挡,完全胜任京昆合演的要求。
该剧较好地体现了孔尚任原作的精髓,但在戏的最后一场,改变了侯、李两人双双“入道”的结局,而采用欧阳予倩话剧本的写法,侯方域中了清朝的副榜,身着清装,到栖霞山道观寻访李香君,希望重续前缘,遭到李的断然拒绝,两人决裂。这场“重逢”是京昆合演重头戏,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有大段对唱吟板,作曲和唱腔设计在寻找京昆的结合点上下了很多功夫。杨春霞唱的是京剧吟板,要求带昆味,而蔡正仁唱的昆曲,也向京剧唱腔靠近,使之互相渗透。两人唱得慷慨激越,哀怨交融,韵味十足,各显风采。当然,这场戏的唱段,似还可以作一些精细加工,使昆味更浓些。
整出戏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满台芳菲。许多配角演员都是曾获得国家级大奖的京昆艺术家。饰阮大铖的唐元才、杨文骢的何澍、李贞丽的李占华、马士英的吴双等,他们的演唱都十分出色。舞美设计以一柄大折扇为背景,系全剧始终,透过扇面隐约可见徐徐流淌着的秦淮河水,上有一座石桥,两
岸是一排古旧民居,屋脊、瓦楞间摇曳着灰黑的衰草,这种意境实在是凄清入骨。大扇根据剧情变化,不断开合,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李香君血溅扇面,杨文骢将它点染成桃花,通过投影在背景上放大,也是一种视觉上的点题,别有新意。
奉献一份艺术上的创新精品,是对已逝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的最好的纪念。(戴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