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评弹票房与书场里,处处可见“白茫茫一片”的老听客,却很少能够见到年轻人的身影。怎样才能让评弹吸引青年,做到陈云同志提出的评弹要“就青年”?近日,来自苏浙沪的近百位曲艺名家在“评弹之春”文化论坛上各抒己见。

向古老昆曲学习

上海曲协主席王汝刚认为:“说噱弹唱的评弹曲艺演出方便,形式活泼,现在的问题不是年轻人不喜欢评弹,拒绝听评弹,而是不了解评弹,接触太少。比如曲协到大学去演出,起初校方不要评弹,只要滑稽小品与独脚戏,但我们坚持穿插了几档评弹节目。而后在座谈会上,大学生普遍反映评弹既好听又好笑,就是节目太少了。像古老的昆曲,演出节奏慢,唱词又深奥,但在昆剧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现在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剧场里青年观众已占到了绝大多数。评弹要向兄弟剧种学习,主动去‘就青年’。像郭德纲说正宗传统相声前,总会有一些好听的噱头和垫活,有一些吸引小青年的‘糖衣炮弹’,让那些没接触过相声的人愿意坐下来听。”

方法手段要创新

85岁高龄的王柏荫老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评弹艺人不是没有进学校演出,关键是没有真正重视、好好组织,又缺少长期计划、认真坚持。没有好的内容,没有“就青年”的新节目、新方式、新场子,也是评弹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这位蒋月泉的得意大弟子强调,吸引青年一定要多动脑筋,方法手段要创新。年轻人不可能有老听客那么多的时间天天去听书,也不可能像老听客那样兴趣爱好专一。所以,要多给年轻人说些精彩的短篇或经典的选段,多创作一些短小精悍的对白开篇。另外,“就青年”不仅要精选老书目,创作新书目,还要主动走出传统的老书场,不仅到校园、下基层,还要到小白领喜欢的各种娱乐场所去开辟演出新天地;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举办年轻人喜爱的各类评弹比赛。

别走歪门邪路子

作为苏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吴宗锡认为,要从评弹艺术本体上去挖掘年轻人所喜爱的富有时代感的书目,用评弹特有的说噱弹唱演等手段来吸引年轻人,绝不能走歪门邪路子。吴宗锡批评时下有不少年轻的说书先生只有讲故事的本事,评弹艺术魅力全无。《牡丹亭》里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如果给小青年看的只是些残垣断壁,他们又怎么可能再进书场呢?!”评话名家金声伯说:“听客听书,总要开卷有益。评弹吸引人的不只是故事,而是书中透出的文化内涵、社会内涵、政治内涵和历史内涵。只靠卖弄噱头吸引人,那是不长久的。”浙江曲艺团团长魏真柏也举例道:“饶一尘、赵开生的长篇弹词《珍珠塔》听了能让人激动。这些内容听众都非常熟悉,但能让大家百听不厌的,恰恰是他们高超的说书技巧和扎实的文化修养。所以,评弹只有靠自身魅力才能真正吸引青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