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版昆剧《牡丹亭》14日晚在苏州科文中心大剧院落幕,两场演出均座无虚席,观众中不仅有苏州本地昆曲爱好者,还有大量来自上海乃至日本、欧美的戏迷。他们中大部分是慕名前来,为的是一睹全剧的策划和主演、有着“日本梅兰芳”之称的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著名的歌舞伎女形(男旦)大师,在中国京剧男旦几近消亡之后,日本歌舞伎的女形艺术却完整传承下来。昆曲曾独霸中国戏坛230余年,由于太过阳春白雪,加之徽班进京,宫廷逐渐流行京腔(京剧),至乾隆末年昆曲已是式微衰落。解放后,昆曲几近消亡,在周总理关怀下新排《十五贯》,从而有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戏坛佳话。
近年来,全本昆曲《牡丹亭》有了数个本子,尤以上海昆剧团陈士争导演的最为著名。该版长达20余个小时,囊括了汤显祖原著中的每个情节、每个字句,屡屡惊艳欧美日舞台,国内著名的京剧、昆曲名旦名生很多都在本戏中显范露角儿。可以说,凭借一出《牡丹亭》,昆曲艺术的现代魅力挥洒得极为璀璨,而且具有了全球的文化影响力。
坂东玉三郎登场《牡丹亭》,为昆曲艺术注入了更具特色的活力。因为中日文化系出一源,坂东玉三郎是歌舞伎女形大家,中国京昆艺术又有男旦的传统。因此,坂东玉三郎饰演杜丽娘可谓是浑然天成,让观众既感受到异质艺术基因杂交而带来的惊异和新奇的审美效应,又体味到同源的东方文化水乳交融的亲切属性。坂东玉三郎上了杜丽娘的戏装,不说一句话,舞台上袅然一步,中国观众就会为其一颦一态而叫好。
坂东玉三郎在昆曲中的惊艳亮相,也为中国京剧、昆曲培养男旦人才提供了借鉴。京剧男旦已是渐趋消亡,昆曲男旦更是绝无仅有,反而是女生在越剧、黄梅戏等剧种成了传统。昆曲艺术需要雅俗共赏的市场支撑,上世纪初京剧誉满京华、风靡全国时,“四大名旦”的广告效应是不容忽视的。戏曲艺术有着自身的审美规律,女生、男旦,就是强化艺术审美的形式之一。作为戏曲舞台上的男旦,现实生活中极有可能被人误解和歧视,但这恰是作为艺术家所必须承受的人生代价。
《十五贯》救活了昆曲,《牡丹亭》让昆曲流行全球。但必须指出,一个剧种的生存绝非只能靠一两出戏,也不是靠众多名角儿和世界顶级舞台的捧场。其生存之要,还是必须根植民间,让更多的观众喜欢。
(摘自 《深圳商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