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教授于丹讲完《论语》,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朱维铮送她三个字:“胆子大”,一时传为美谈。如今,于大妈又在央视开讲昆曲,还出了书,起印20万,昆曲自诞生六百年来,从来没有哪本昆曲的书享受过这个待遇,真是生逢盛世啊。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看电影是个奢侈的事,广播电台发明了一种节目叫做“电影故事剪辑”——用嘴“说”电影,把电影对白加上播音员的叙述,听众看不到图像,听听声音,也算望梅止渴。于大妈说昆曲,马上旧梦重温让我想起曾经的“电影故事剪辑”。全书十之八九的篇幅是不厌其烦地把昆曲名段以故事梗概的形式复述了一遍,昆曲原有精彩的身段和儒雅的气质是说不出来的,所以说还不如“电影故事剪辑”。

我也纳闷,已经21世纪了,要看昆曲,音像店里有DVD;要看现场,上海昆剧团每月都有几场名家的演出,犯得着再弄个“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吗?

全书198页,薄薄的一本倒要30块钱。其中三分之一是昆曲经典剧本,另配上刚刚过世的老画师马得的水墨插图24张,加起来差不多是全书的一半。封面上“于丹著”倒是应该改成“汤显祖、关汉卿等著,于丹改写”才比较合适。

有人要说了,现在是“选秀时代”,随便什么人,砸钱包装一下不就能卖钱了?全国知名的大型男子选秀节目的导演和我一起聊天,他说:“我们海选出来的那些人,除了长相好点,也不是要什么没什么吗?只要胆够大,给他服装一做,灯光一打,管他是不是五音不全,往台上上推吧。”比胆大,可是于大妈的强项。她自己说,虽然从小看昆曲,但只是个普通戏迷。这次央视要她讲昆曲,她马上找来几十张DVD,外加一本《振飞曲谱》“临时抱佛脚”,就上了。人家岳美缇琢磨《牡丹亭·拾画叫画》琢磨了三十年,于大妈三天就够了。于大妈凭着这股大胆劲儿,如果年轻二十岁,还没准真能进“超女”三甲呢。

到底是临时抱佛脚,书里选用《牡丹亭·惊梦》一折的剧本,虽然没有特别注明,但一看就是俞振飞1960年电影版的唱词,把汤显祖原本里著名的曲子“鲍老催”偷梁换柱改成了众花神。俞老那时是迫不得已,现在禁忌早已没有了,于大妈,你对文化遗产也不能这样轻薄戏弄啊(也许她是无意识地戏弄)。汤老爷子生前最讨厌人家改他的本子,搞不好他一生气从地底下跳起来跟于大妈拼命也说不定。

如果说书里完全没有于大妈的个人观点,那是胡扯。她讲《游园惊梦》,联想到“今天的生活,大家工作很忙,做梦成了奢侈的事情。我们都很羡慕一种幸福,就是能够睡到自然醒。”从“游园惊梦”的“梦”一下跳到去年流行的短信笑话“打球打得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真是“I服了YOU”了。姿态很像4.0版的汪国真。

手中这本还是签过名的,季风书店真是服务周到。签名之外,还有于大妈一方小印,字型拙劣,很像我们小时候上课没事刻着玩的橡皮图章。前几天,在上昆《长生殿》的演出现场,于大妈碰巧和我坐在同一排,中间休息时,她起身往外走,我侧身给她让路。忘了跟她说:您该换个好点的图章了,“玺印”太古朴,起码也得弄个“浙派”吧。别失了身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