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也造偶像剧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看《牡丹亭》,怎知昆曲为何。昨晚,青春版连本昆剧《牡丹亭》开始在世纪剧院上演,演出场外一票难求,3个小时无人退场,影音资料销售火爆……出人意料的是昆曲这门拥有500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如今仍然拥有一大批的追随者,而《牡丹亭》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更是感染了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现代人。
昨晚上演的这部《牡丹亭》将汤显祖原版55出浓缩为27出,熟悉《牡丹亭》的人都知道,明代曲学名家沈曾因《牡丹亭》不合他的以昆腔为准的音律要求,将之改为《同梦记》,引起汤显祖强烈的不满,从而引发著名的汤、沈之争,而这次著名作家白先勇的改动算不算违背了先人的初衷?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白先勇对于《牡丹亭》的改编相当成功。昨晚演绎的《牡丹亭》第一本“梦中情”,浓缩了原著55出中前20出的精华,比较忠实的还原了汤显祖原著的精神,尽可能地保留了文词优美的段落和观众熟悉的经典折子,如人们熟知的“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而且加强了柳梦梅角色的重量,在生旦戏双线发展上达到了对称平衡之美。
“美大家都喜欢,和年纪无关”,昨晚的《牡丹亭》印证了白先勇的这句话,也体现了白先勇版《牡丹亭》在“青春”两字上下的工夫。首先是演员,此次《牡丹亭》可谓以“偶像剧”的标准挑选演员,不管是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还是饰演春香的沈国芳,每个人的出场都让人眼前一亮。三位演员不仅正值花样年华,而且形貌唱做俱佳,沈丰英的娇柔、俞玖林的俊雅、沈国芳的小巧可人犹如从书中走出一般,与原著中的人物气质非常接近,即使没有读过《牡丹亭》原著的人也会被他们的个人魅力所征服,这就是白先勇希望昆曲走近年轻人的法宝之一。其次是舞台,《牡丹亭》的舞台极尽简约写意之美,舞台的颜色是中性的灰色,几级台阶和坡度延伸了舞台空间,一个巨大的背幕通过画片的变化完成空间转换,画片也都是非常抽象、淡雅的,尽量不去干扰人们的注意力,在这样一个现代的舞台上戏曲本身的生命毫无保留的焕发出来。
今明两天,《牡丹亭》还将继续上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悲喜剧,真可谓应了一开场屏风上书写的杜甫诗句《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罗颖)

(摘自 《北京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