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菩声

日前,北京东城区文化馆名家票友俱乐部整理上演了一出绝迹舞台已达半个多世纪的老戏《对刀步战》。引起了观众的很大兴趣。
这出戏的故事情节挺简单,说的是明末李自成起义,朝廷大将周遇到吉奉旨守卫岱州宁武关,与来攻的闯王义子李鸿基会阵,二人马上交锋,不分胜负,后李约周下马步战,但失利被周所擒。由于这出戏的内容牵扯到农民起义问题,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即被列为禁戏之一。虽然这个戏的演出形式有些特色,是别的传统剧目中少见的,但也被禁锢了几十年,已成绝响,别说年轻观众没看过,年轻演员也不会演,就连会看这出戏的梨园老先生们,也是为数不多的了。
名家票友俱乐部为了整理挖掘这出戏,花了很大力气。首先是找剧本,戏谚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本子,一切都是零,经过文革动乱,剧本确实难寻。为此他们先后走访了李金声、张德华、何金海等老先生,凭着何先生的记忆,口述了这出戏的"总讲",并适当作了修改,使之更加精炼,然后几位老人传授了剧中周遇吉"坐帐"、"回营"和李鸿基"起霸"的身段,以及二人对阵作战时使用不同兵刃的把子。中国京剧院退休乐师田桐文先生献出了自家珍藏多年的工尺谱手抄本曲子,并译成了简谱,就这样群策群力,终于搭起了架子。这出戏的主角周遇吉为文武老生应工,唱做均较繁重,因此,名家票友俱乐部特约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李孟嘉担纲,李鸿基一角,则由李孟嘉的父亲李世声(前辈老艺术家李洪春先生之幼子)来助演出。
这出戏的剧本和"三岔口"的性质相近,如果单从剧本上看,无出奇处,但要在舞台立起来,则需要靠演员的精湛表演才能出彩。这是一出武中有文的戏,用昆曲"风入松"的牌子贯穿始终始终,要唱出几支曲子,还要念出铿锵有力、抑扬有致的念白,戏里的开打场面较多,周遇吉和李鸿基都扎大靠,作战时骑在马上有枪档子、刀档子、下马步战时又有鞭档子,开打激烈场面时,如疾风骤雨,密不透风,舒缓时则配合"走马锣鼓"在"四门斗"中做出各种各样高矮姿势的造型亮相,极富静止的雕塑美。这种急如脱兔、静若处子的表演正是京剧艺术疾徐有致的魅力所在。
有意思的是生活当中的儿子李孟嘉扎红靠戴黑三胡子,演文武老生活儿,而老子李世声则扎白靠光嘴巴演武生,老少颠倒。世声年逾五旬,虽然未投身专业,但家学渊源,幼功扎实,与儿子开打起来,分毫不让正值青春血气方刚的儿子小孟嘉。父子二人当场不让步的默契配合,加上几种不同方式的下场身段,演来都十分精彩,也可称得上是一段梨园佳话。

(摘自 《中国演员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