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周的激烈角逐,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日前落幕。昆曲如今人才辈出,观者踊跃,景况已不可同日而语。600年的昆曲,素有“百戏之师”的盛誉,曾独占我国戏曲鳌头达二百年之久。
2004年,文化部颁布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决定从2005年至2009年,国家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
,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全国的7大昆曲院团,绝大多数都是国家全额拨款的纯公益性文艺院团。这些都有效推进了昆曲的抢救、保护和发展。
前些天,浙江昆剧团创排完新编昆曲《徐九经升官记》,特意将彩排公演地安排在了浙江大学。原因很简单,“昆曲在大学生里有知音。”两场演出,十分火爆,大学生像追逐歌星一样围着领衔主演吴双。而这种“火爆”,也是浙昆用了数年的苦心经营换来的。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透露,青春版《牡丹亭》辗转全国高校,并赴海外商演,演出了102场。到目前为止,该剧已耗资3200万元,“没有白先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单靠苏昆,是绝对不可能撑起青春版《牡丹亭》的。”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一同投入到了排演《牡丹亭》的浩大文化工程之中。
现在,众多文化名人纷纷投入到振兴昆曲的潮流中。台湾作家余光中为江苏省昆剧院的昆曲《1699·桃花扇》担任文学顾问;作家王蒙为青春版《牡丹亭》演员剖析《牡丹亭》的文本;余秋雨也为北京厅堂版《牡丹亭》担当文学顾问;著名美术设计叶锦添为苏州昆剧院的《长生殿》担当舞美总设计……通过著名文化人的参与,昆曲热正在超越了戏曲圈子,超越文化领域,成为被社会关注的热点现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