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杜丽娘一双水袖上下翻飞,许多观众都往台前涌,一位老太太却连连往后退让,脸上满是笑容。她正是《牡丹亭》的艺术指导张继青,在过去的舞台生涯中,她曾因出色地表演了《惊梦》、《寻梦》、《痴梦》三折而被誉为“张三梦”,并有“昆曲旦行祭酒”美誉。当初白先勇就是看了她演的《惊梦》,才确定她来做《牡丹亭》的艺术指导,而台上的“丽娘”沈丰英,正是张继青的弟子。

张继青介绍说,当初排演青春版《牡丹亭》时,在遴选的三组演员中,俞玖林和沈丰英因气质贴近人物胜出。那时许多年轻演员们都刚进剧团不久,白先勇先生一边排戏,一边为他们重开基本功课程,身段、念白,还有文学素养,欣赏课,一点点重新来过。

排练中,张继青负责剧中旦角的表演。她说,沈丰英最大的变化,是从当初学习程式,到现在学会塑造人物了。“她扮演的丽娘,现在有了自己的味道,这是我特别高兴看到的。每次演到‘离魂’,她都忍不住流泪,完全进入了人物的内心。”

5年过去,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演了100多场,演员们也逐渐成熟。但每当重要演出,张继青都会亲自赶来督阵。每场演出,她都会在观众中间和他们一起看戏。“三场演出中的上本其实是最难的,像‘惊梦’和‘寻梦’,杜丽娘一个人从头唱到尾,我开始很担心观众走神,还提前跟乐队说把节奏稍调快一些,不过演出时效果不错。寻梦那一段,我在台下看,真的感觉观众和杜丽娘一起在寻梦。”

张继青表示,现在的观众和早年间观众的欣赏水平不一样,“原来一唱四五个小时很正常,观众也坐得住;现在别说3个小时,观众好像只能接受一部电影的长度”。因此,她很赞同白先勇在校园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做法:“演员要传承,观众也需要传承,这样昆曲才能继续发扬。”因此,她希望除了演出之外,能有更多机会向大学生介绍昆曲的唱腔、舞蹈,“不仅要让他们知道昆曲美,还要会欣赏美在什么地方。”(记者/王娟 实习生/张卉)

(摘自 《长江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