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传承为什么会“一代比一代少”?甚至严重到传一代少一半?

曾经一段时期,台上的人比台下多。

政策的对头,措施的得当,成为搞好昆曲传承的关键。

昆曲是个有600年历史的优秀剧种,传承与发展是它生存最为关键的问题。自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人们对此更加关注。

昆曲在近200年来出现了生存问题,近百年来更是劫难重重,都化险为夷,这当然是由于它的艺术魅力,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传承没有断绝。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如果没有出色的人才来继承,再好的艺术也将会随着他的去世而永远被带走。“传字辈”老师们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他们实现了“传”。否则,便没有我等之辈,便没有今天昆曲的六大院团,要看《牡丹亭》、《长生殿》也只能去图书馆里看文本了。


为什么会“一代少于一代”

“传承”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传”主要靠老师,“承”主要靠学生,两者不可缺一。昆曲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口传心授实现传承的,人既是对象亦是工具;既可以把别人的东西接受下来发扬光大,又可以把它彻底毁掉。尽管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先进记录工具层出不穷,但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仍然脱不出老师教学生的基本传承方式,尤其是戏曲的演唱和表演。那么当前昆曲界传承的状况如何?

上个世纪下半叶,有人曾对昆曲“传字辈”的艺人们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认为他们一共学了400多出传统折子戏;上世纪末上海出版的《上海昆曲志》则比较系统地列出了他们演过的昆曲传统折子戏共540出。而上海市戏曲学校昆曲一、二两班,也就是由“传字辈”老师们直接培养出来的学生,据《上海昆曲志》的统计,共演出了247出传统折子戏。再看看“传字辈”的再传弟子——由昆曲一、二班的“传字辈”弟子教出来的昆三班学生,共演出了128出传统折子戏。

为什么昆曲的传承会“一代少于一代”,而且严重到传一代少一半的程度?如果照这样下去,会不会传到最后变没了?看来昆曲的传承是存在问题的。当代昆曲的传承,以它的紧迫性来看完全可以提到“抢救”的高度!

我们这一代人学习昆曲的条件,用“得天独厚”来形容也不为过。就说我学的小生一行,优秀老师当时就有俞振飞、白云生、周传瑛、沈传芷。除白云生老师因在北京接触不多,其他3位老师我都有幸得到过他们的亲自教学。可是好景不长,1961年我们昆一班从学校毕业,正是继续深入学戏和进行舞台实践的大好时期,但3年后,全国大演现代戏,传统戏靠边站。两年后文化大革命来临,那时我在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没多久那个“昆”字就被“革”掉了,哪里还能“传承”什么传统戏?这一搁就是15年,许多优秀的“传字辈”老师如朱传茗、华传浩、方传芸、张传芳老师在这期间先后去世。我们原本可以高质量进行的传承无法进行了。文化大革命使我们这代人失去了异常宝贵的再传承机会,也使昆曲失去了整整一代的观众。正因为这样,传统折子戏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处在极其困难的局面。我的母校上海市戏曲学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没有剧场提供学生的实习演出,昆曲三班的学生在长达7年的学戏生涯中,有一半以上没有上过舞台,他们平时学过的戏没有机会得到检验,谈何传承?拿剧团来说,传统折子戏的演出更是少得可怜,那个时候,在戏曲界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台上的人比台下多;在昆曲界更有令人十分心酸的往事,有个别昆剧团为了吸引观众来看戏,特意在广告牌上写着“今晚演出无昆曲”。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把昆曲传承好吗?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近百年来昆曲的传承会出现“一代比一代少”的重要原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